地名:城关镇 | 隶属:泾川县 |
行政代码:620821100 | 代码前6位:620821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3 | 邮政编码:744000 |
车牌代码:甘L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43万人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因是泾川县政府所在地得名。
城关镇地处泾汭河川区泾川县城郊,全镇辖15个村1个林场92个村民小组,共5653户,24012人。土地总面积96812.5亩,耕地面积30317.9亩。(其中:川地10162.1亩,山地14663.8亩,塬地5492亩),人均耕地1.54亩。粮食总产量达7388.2吨,人均309.6公斤。全镇共有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86户,从业6806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24920万元,增加值7146万元。
城关镇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地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1020米--1300米,气候温和,年降雨量553毫米,平均气温100C,日照充足,平均23
2024年2月,城关镇被命名为2024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7月,城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清朝为在城里,辛亥革命后县城设安定镇,1949年7月26日泾川县城解放县政府即设于此,1952年建政时设城关区,1957年改制为城关乡,1958年撤乡建城关镇,同年改为星火人民公社,1961年更名为城关公社,并分出水泉寺公社,1963年水泉寺公社撤销,仍划归城关公社,1965年设城关镇和城关公社,1966年撤销城关镇设办事处归城关公社管辖,1983年11月社改乡时改为城关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驻地位于泾河阳面。解放后属城关区水泉寺乡,合作化时组建吴家、东沟两个初级社,后并为阳坡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建立阳坡大队,1983年11月社改乡为阳…[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古时有水泉寺院。解放后属城关区第八乡,公社化后设水泉寺大队,1961年建立水泉寺公社,1963年撤销公社,恢复为水泉寺大队,1983年11月社改…[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古“泾州八景”中“共池涌碧”而得名。原属于水泉寺村,于2002年分出原水泉寺村五、六、七、八组而成。…[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驻地兰家山,故名。解放后属阮陵所辖,合作化时期建立兰家山初级社,后转为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兰家山大队,1983年11月社改乡时改为兰家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驻地东有古庵一处。解放后属城关区兰家山乡,合作化时期组建东庵,枣园、明光三个初级社,后转为东庵、枣园、明光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后建立东庵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新庄屲和纸房沟两个自然村得名。解放后属城关区蒋家乡,公社化后设新沟大队,1962年与凤凰大队合并,1980年3月又分开,复为新沟大队,1983年11…[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凤凰山而得名。解放后属城关区第十乡,1962年与新沟大队合并,1980年3月与新沟大队并分,1983年11月社改乡时改为凤凰村委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吴家水泉得名。解放后属城关区管辖,1957年后为城关镇所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城关公社吴家水泉大队,1983年11月社改乡时改为吴家水泉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四面群山环绕,中间低平,故名。解放后隶属城关区、城关镇所辖,公社化后为城关公社土窝子大队,1983年11月社改乡时改为土窝子村委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土改时属城关区五乡,合作化时建2个初级社,后转为2个高级社,公社化后,分为杨柳大队和杨泉大队,1962年合并为杨柳大队,1983年11月社改乡时改为杨…[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有茂密森林而得名。土改时隶属城关区五乡,合作化时建五个初级社,后合为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茂林大队,1983年11月社改乡时改为茂林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古时有袁姓居民的庵院,故名。土改时属城关区瑶池乡,合作化时建两个初级社,后合并为一个高级社,公社化后,为袁家庵大队,1963年并入天池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古时有关帝庙,庙院内中间低,逢暴雨时积水满院,因此取名天池。…[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距泾川县城五华里,又因当时建有递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村原名瑶池大队,“文革”初改为延风大队,意取“延安作风”。…[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多蒋姓人家而得名。解放后属城关区蒋家乡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成立蒋家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更名为蒋家村委会,属城关镇管辖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古“泾州八景”中“共池涌碧”而得名。解放后属城关区管辖,1957年后属庆丰乡所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甘家沟大队属城关公社,1983年社改乡时期…[详细]
因驻地多何姓人家住半山坪上而得名。1956年成立人民公社何家坪大队,1969年改为何家坪革委会,1983年社改乡时期更名为何家坪村委会,隶属于泾川县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