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益哇镇 | 隶属:迭部县 |
行政代码:623024102 | 代码前6位:623024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41 | 邮政编码:747000 |
车牌代码:甘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906人 |
人口密度:约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益哇(gyi-ba):藏语音译,意为“猞猁”。相传古时一个名叫仲子阿卡的老人,有7个儿子都擅长打猎。其一个儿子在打猎时碰见猞猁追到此沟,发现土地肥沃,便迁来定居。从此人们就叫这里为益哇库。
益哇乡位于迭部县城西北部,东连电尕镇,西南与四川若尔盖县接壤,北与卓尼县隔山相邻,平均海拔2600米,气候高寒阴湿,无霜期短。全乡总面积36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3915公顷,森林覆盖率43%,草场面积40.85万公顷,耕地8325亩(其中2001年至2004年退耕还林,还草4898亩),农作物主要靠蚕豆、青稞、小麦、油籽、洋芋等。
全乡辖知子、高杂、纳加、傲子、扎尕那、当多六个村委会,3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83户,人口4495人(其中贫困人口1375人),全乡各村座落在益哇河两岸的半山坡上,居住比较分散。全乡共有党员200人,其中女党员36名,农牧村党员176人,乡机关党员24名。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益哇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1949年前属卓尼杨土司管辖。
1950年建政时,在益哇设卓尼县上迭区,辖六个旗(包括现在的益哇乡),1959年改称为临潭县上迭人民公社;1960年分为益哇、电尕两个公社。
1962年划归迭部县,改称益哇乡;2024年3月,撤乡改镇为益哇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高杂藏语含义为“山梁根”。建于1960年,1962年改称各子公社,1968年恢复为各子大队至今,1983年改为高杂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知”藏语含义为“粮”。“子”藏语音译含义为“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傲子”藏语音译含义为“绿色”。建于1960年,1962年改称傲子公社,1968年恢复为傲子大队,1983年改为傲子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音译含义为“百户”。建于1960年,1962年改称纳加公社,1968年恢复为纳加大队,1983年改为纳加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扎尕那”藏语音译为“石匣子”。村民委员会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多藏语音译而来,含义为“栓马”。建于1959年,1962年改称当多公社,1968年为当多公社,1983年改为当多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