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海子滩镇 | 隶属:古浪县 |
行政代码:620622105 | 代码前6位:62062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5 | 邮政编码:733000 |
车牌代码:甘H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53万人 | |
下辖地区:22个行政村 |
海子滩地势低洼平坦,早年滩上积水如海,故名。
自然环境:海子滩镇地处景电二期工程古浪灌区腹地,总土地面积18万亩,总耕地面积4.26万亩,平均海拔1700米。年均气温7℃,全年无霜期194天。
行政区划:辖20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211户,乡镇总人口26977人,乡镇从业人员13489人。
六通情况:20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3个村通自来水,4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28人,床位30张,有各类学校26所,教师207人,在校学生5987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6682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726公颅,粮食总产量1516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1952年,设海子滩乡,属裴家营区辖。
1956年,裴家营区合入东山区,海子滩乡属东山区。
1958年,海子滩乡并入钢铁公社1959年,并入大靖公社。
同年8月,又分归裴家营公社。
1982年,设海子滩乡,属裴家营区。
1984年4月,与冰草湾乡合为海子滩乡。
1988年9月,与冰??草湾乡分乡,并把部分区域划归直滩乡。
2001年7月,撤销海子滩乡,建立海子滩镇。
2004年8月,撤除冰草湾乡,整建制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地最早由谭姓人在在此打井开荒,故名。新中国成立前属永登县山东乡四保。新中国成立后属永登县东山区海子乡,1953年属十三区海子乡,1955年并入山东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原属谭家井村,后搬迁建村故名谭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权村是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海子滩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水草丰盛,多有人在此牧马,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有一土沟,后又在此打井一眼而称之为土沟井。…[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新村原是民权城村的一部分,后组建成立的新村庄,故而称之为民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该地原有一大户人家的院落称圆形,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居民原来属于元庄村,后因村庄规模较大从元庄分出,组建成立了一个新村庄,故而称之为元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相传很久以前为一片海子而称之为海子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以景姓户居住较多,且是新搬迁组建故而称之为景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驻地位于高家窝铺村,故名。新中国成立前属永登县山东乡四保。新中国成立后属永登县东山区裴家营乡,1953年属十三区海子乡,1955年并入山东区,…[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中国成立前属属永登县东山区,之后属永登县东山区裴家营乡,1956年划归古浪县属古浪县海子滩乡。1958年公社化时分属钢铁公社,1982年农村体制改革…[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中国成立前属永登县山东乡六保。新中国成立后属永登县东山区裴家营乡,1953年属十三区,1955年并入山东区,本队属海子乡,合作化时组建为李家窝铺、方…[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早年间草本植物冰草生长茂盛,故被当地人称为冰草湾,后因村庄发展,规模渐大,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上冰草湾、和下冰草湾,简称上冰、下冰,此为上冰。…[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早年间草本植物冰草生长茂盛,故被当地人称为冰草湾,后因村庄发展,规模渐大,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上冰草湾、和下冰草湾,简称上冰、下冰,此为下冰。…[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生长着一种野生植物名红沙柴而称之为红沙滩。…[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原有两村庄:大咀子、小咀子,故而合称为二咀子村,村委会因村名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居民由古浪南部山区群众搬迁建村,因位于海子滩镇东部故名东新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民村由冰草湾乡筹备领导小组命名,意为新搬迁而来的人民组建的村庄。…[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早年间水草丰盛,当地群众多在此牧马放羊,后在此打井一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全为东乡移民命名和谐村,取和谐团结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中国成立前属永登县山东乡四保。新中国成立后属永登县东山区裴家营乡,1953年属十三区海子乡,1955年并入山东区,合作化时组建为张家沙河初级社,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