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吉岘镇 | 隶属:合水县 |
行政代码:621024105 | 代码前6位:621024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车牌代码:甘M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3.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078人 |
人口密度:约12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因境内北二里处有一崾岘夯筑土桥通行,取吉祥之意,故得名吉岘。
吉岘,曾称“集贤”镇,亦称吉??。因乡北二里处筑有一土岘,故称吉岘。
吉岘乡位于合水县南部,距县城10公里,素有合水“南大门”之称。全乡共辖8个行政村,37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582户14978人,土地面积7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1726亩,林地面积60727.2亩,森林覆盖率54%,地形以塬为主,山、川兼有,农业基础相对较好,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糜谷等。
吉岘历史文化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结庐居住,繁衍生息,以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仰韶文化”,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土层,书写了古老的人文历史。苍桑岁月,涌现了诸多仁人志士,孕育了富有传奇
2024年3月,吉岘镇被授予甘肃省第十六批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清代时期,属宁州。
民国元年(1912年),属宁县南义镇。
陕甘宁边区时,属合水县西华池区(第二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国民党占领后,划归宁县。
1949年,划归合水县,为吉岘乡。
1958年10月,并入西华池乡,随即西华池乡改为卫星公社,属之;同年底,撤销合水县,划归宁县。
1961年7月,析置吉岘公社。
1961年12月,复归合水县,仍为吉岘公社。
1983年4月,改吉岘乡。
2024年,吉岘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从前是一交通要道上的小集镇,因黄姓人口约居住较多,村委会设立在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吉岘,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宁州派员在吉岘北1公里处的土岘子(又名新城子桥)筑一土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因郝姓人家在此建村繁衍生息,故名。1949年曾属西华池二区,1955年10月裁区并乡,撤西华池二区设吉岘直属乡,同时辖区设生产大队即郝家庄生产合作社…[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家咀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吉岘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马莲河中游东畔,是马莲河流域人类最早生息之地,因罗氏先民居住马莲河东畔、老庄沟(亦称老王沟)原畔,故称“罗家畔”。…[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宫河位于马莲河中游,是马莲河流域人类最早生息之地,解放后命名,后演变为宫合。…[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九倾湾村是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吉岘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固城河下游川道两侧,解放后(1955年)建村,丑氏人口约居多,故称“丑家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