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咀子乡 | 隶属:华池县 |
行政代码:621023203 | 代码前6位:6210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4 | 邮政编码:745000 |
车牌代码:甘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8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806人 |
人口密度:约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王咀子乡因王姓人居住塬咀子而得名。
王咀子,因地邻一咀,原住王姓人多,故得名。
王咀子乡位于华池县西南部,距县城约50公里。面积87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6020人,境内山、原兼有,交通较方便,有“上孙”、“冠孙”两条公路穿插越本乡。全乡属农业区,以小麦为主,兼种玉米、豆类、油料等。经济林有山杏、苹果、核桃等。1998年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7万亩,总产量467.80万公斤,人均产为粮82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920元。
全乡现有村、小学15所,截止1991年底,全部告别窑洞小学。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王咀子乡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西汉时期,属北地郡马岭县。
明、清时期,属安化县。
民国元年(1912年),为庆阳县第四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陕甘宁省庆环分区曲子县悦乐区。
1958年,属庆阳县悦乐公社。
1962年,属华池县上里塬公社。
1978年5月,析置王咀子公社。
1983年11月,改王咀子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相传早在500多年前明代时期,该地为安化县杨集里辖地。那时这里山体滑坡多发,导致泥土沉积,杨集沟流域曲折流经形成山咀,山咀突出,土著王姓人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井子塬村在元朝年间,打一口井,因井溢将塬冲毁了一条沟,今叫清水沟,将塬分为两个源头,人们将此地叫井溢塬,后人为好称呼,改为井子塬,将此村命名为井子塬…[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年间,普章立宪,此地居住过宪兵,地处小塬畔,由此得名宪塬。…[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家庙因刘姓居多且有一座显神庙而得名。1961年5月归属庆阳县上里塬公社刘家庙大队,1962年1月划归华池县管辖仍名上里塬公社刘家庙大队。文革中更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居住在塬畔,以刘姓居多,故名。原属上里塬公社刘家庙大队,1980年5月王嘴子公社成立时从上里塬公社拆出分为刘家畔和刘家庙两个大队,起名王嘴子公社刘…[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因山体滑坡聚湫积淤成银子状小平台,故称银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