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

地名:南岔镇隶属瓜州县
行政代码:620922103代码前6位:620922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37 邮政编码:735000
车牌代码:甘F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79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573人
人口密度:约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南岔镇因地处八工渠(旧渠)分水岔之南而得名。

基本介绍:

南岔镇隶属安西县,历史悠久,境内有汉、藏、回、蒙、白、东乡、裕固等7个民族。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定居,且有了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自古以来便是西域邻近府县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和牛羊养殖基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延续。南岔以地处八工渠分水岔之南而得名,解放前属瓜州区管辖,1958年撤区并乡,南岔与六工、八工乡合为南岔乡,1964年易名南岔公社,1982年复名为南岔乡,2003年经省民政部门批准正式更名为南岔镇。

南岔镇地处古瓜州(安西县)西南17公里处,占地面积792平方公里,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农村集镇。镇区东与安西县城紧密相连,西与国际旅游名城敦煌为邻,

+查看详细南岔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南岔镇为2024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南岔镇2012—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境内设六工、八工、九工3乡,隶属第五区(瓜州区)。

1953年4月,八工乡分设为南岔、八工2乡,九工乡分设为九工、十工2乡。

1955年12月,六工、八工2乡并入南岔乡,十工乡并入九工乡。

1958年10月,南岔、九工乡并入五爱公社。

1959年7月,划归瓜州公社。

1961年4月,成立南岔、九工公社。

1964年6月,九工公社并入南岔公社。

1966年10月,南岔公社易名红旗公社。

1969年

+查看详细南岔镇历史沿革>>

破城子遗址
农垦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农垦社区是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南岔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十工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是清代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十的工区,即十工村村民聚居形成的村民小聚落,故名。…[详细]

九南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是清代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九的工区,该工区又分为南北两个沟,南沟称九南,北沟称九北,故名。…[详细]

九北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是清代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九的工区,该工区又分为南北两个沟,南沟称九南,北沟称九北,故名。…[详细]

八工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八工,是清代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八的工区。…[详细]

开工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代建工区屯田,在该地首先动工而得名开工。…[详细]

六工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是清代十个屯垦工区排列第六的工区,故名。…[详细]

七工村

七工村位于瓜州县南岔镇西南,建成农田防护林500亩,村庄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新建4100多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1000平方米的体育活动中心,各村…[详细]

南岔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八工渠(旧渠)分水岔之南而得名。1958年9月设南岔大队,1966年改为红旗大队,1969年恢复南岔大队,1983年改为南岔村。…[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南岔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南岔镇面积相当:
  • 金塔沙漠胡杨林景区
  • 金塔鸳鸯湖
  • 金鼎湖清泽溪风景区
  • 肩水金关军事文化旅游景区
  • 大湾城
  • 南岔镇相关名人
    南岔镇特产与美食
    瓜州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