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腰站子东乡族镇 | 隶属:瓜州县 |
行政代码:620922109 | 代码前6位:62092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7 | 邮政编码:735000 |
车牌代码:甘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9.3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461人 |
人口密度:约15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腰站子东乡族镇因镇人民政府驻腰站子村而得名。腰站子是隋唐时期三道沟小街西行的中间站。
腰站子东乡族镇位于安西县城东104公里处,地处疏勒河中上游,东邻三道沟镇,西至扎花移民基地,向北与河东接壤,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平均海拔1410米,年均气温7.6—8.2℃,年均降水量58.2—75.3毫米,无霜期135天。
腰站子,因隋唐时期此地是三道沟小街通往双塔堡的中间一站而得名。1986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两西”移民基地开始筹建,1996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乡政府,全乡辖4个行政村,3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49.37平方公里折合7.4万亩,人口3969人。腰站子,建国以来至80年代中期一直是辉铜山、兰州军区、省军区等国有企业和部队的后勤生活基地。这里交通较为便利,兰新铁路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腰站子东乡族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1983年,甘肃省“两西”(河西、定西)农业建设移民安置工程实施,确定腰站子为甘肃中部干旱县移民集中安置地。
1986年,成立腰站子移民基地筹备领导小组。
1996年9月,成立腰站子乡。
2008年5月,更名腰站子东乡族乡。
2024年,腰站子东乡族乡撤乡设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辉铜矿农场,白银公司辉铜山矿生活后勤基地建于此。…[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河水冲积而成的河床,水草密布称草湖沟,草湖沟村名来源于此。…[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墩,相传古时这里水草茂盛,有沼泽水塘,并有用来报警建造的烽火台(当地人称为墩),故称唐墩,后沿为地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腰站子,相传古丝绸之路上因隋唐时期三道沟小街西行至布隆吉之间的中间站两个驿站之间可供休整、停留的地方称“拦腰站”。…[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说,清乾隆年间在此设立马场,放牧繁殖军马,有驻扎军队营房遗址,当地人称此地为扎伐营滩,疏勒河项目建设将此地命名为扎花营。…[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家泉村:以地名而得名。马家泉,其境内西北有泉。相传清初八旗军评定西北后,以“跑马圈地、论功封域”,此地有一姓马官吏所占有,故称马家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