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河乡 | 隶属:礼县 |
行政代码:621226203 | 代码前6位:6212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05.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086人 |
人口密度:约8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7个行政村 |
因马姓人氏聚居此地故名。
礼县辖乡。1952年为马河乡,1958年并入盐官公社,1961年设马河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105.1平方公里,人口1万。有公路接徐(家店)礼(县)公路。辖杨喜、三赵、朱家山、三星、郑川、八庙、姚杨、郑庙、宋河、彦龙、吴河、郭河、周蔺、孟泉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马铃薯,盛产苹果。
1956年3月,始建马河乡。
1961年5月,马河乡改为马河公社。
1983年12月,复为马河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姚杨大队,因当地人居住在姚家沟和杨家山为姚杨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公社时期为四联大队,后因当地人居住在周家庄河蔺家河且姓氏周和蔺姓居多,因此得名周蔺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国之前名为马家泉,公社时期为四联大队,1983年改名为孟泉村,因孟家庄和马家泉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述说,当地人姓氏宋姓居多,因此得名宋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述说,后因当地人姓氏吴姓居多,因此得名吴家河。…[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述说,因当地居住居住在杨河和喜家坪,因此得名杨喜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为川地大队,后因当地人姓氏郑姓居多,因此得名郑川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当地老人传说,当地人居住在庙山梁,因此得名郑庙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星村此名来源于此处居住地的分布现状,这里人们居住地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像三颗星星散落在这里,因此得名三星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据老人传说,原为燕麦沟,解放后改名为彦龙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三赵村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马河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传说,因当地人姓氏朱姓居多,因此得名朱家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传说之前有八个庙,村民居住在沟的两侧,因而得名八庙沟。…[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为了便于管理和基层生产建设,进行了大队的划分,因此此处命名为郭家河大队,而后更名为郭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述说,唐姓人氏在地震中全部被埋,故后来得名唐湾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桑王大队,后和胡集菜整合,改名为新建大队,因胡集菜人口居多,因此得名胡集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述说,最早叫刘家沟,撤并之后更名为阳坡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