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固城镇 | 隶属:礼县 |
行政代码:621226115 | 代码前6位:621226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0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274人 |
人口密度:约4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固城因在范水(金定兴县固城镇鸡爪河)之北而得名范阳。固城镇因镇政府原驻地为固城村而得名。
礼县辖乡。1952年设固城乡,1958年并入永坪公社,1961年设固城公社,1983年复设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208.4平方公里,人口1.3万。有公路接徐(家店)礼(县)公路。辖西山、张家、尖山、固城、单坝、草滩、小麦、北河、朱磨、景儿、新林、林山、芦山、吊沟、苟河、南坪、李台、芦化沟18个村委会。地处高寒阴湿山区。农业主产马铃薯、洋麦、小麦。
2024年4月,陇南市人民政府命名固城镇为2025年度陇南市卫生乡镇。
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前226年),初设范阳县,辖区约在今河北省定兴县境内,治所在固城。
西汉,为范阳县。
新莽,更名顺阴。
东汉,为范阳侯国。
三国魏黄初五年(224年),置范阳国。
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复置范阳县。
北齐武平七年(576年),范阳治所由固城迁至伏图城(今百楼村北“官城”)。
1953年,建固城镇和北罡上、南太平庄、北庄头3乡。
1958年,合并为固城公社。
1984年,改为固城乡。
1986年,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井儿村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固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固城乡西部,故得此名西山。后成立西山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芦化村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固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单氏居住最早,人数最多,得名单坝子。1980年代前为西山大队所辖,1983年命名为固城乡单坝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树木繁茂,植被茂盛,故取名为新林。1983年固城撤社成乡,命名为固城镇新林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固城乡北部,最早由李氏姓人居住,并且坐落在一个平台子上,所以叫李台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固城街道以北,北部有条小河,小河右手旁是一村落,故称北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很早以前,本村本社芦氏家族相当多,以姓氏命名为芦家山。…[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自古以来苟氏家族居住人口多,旁边有一条小河绕过该居住点,因此取名苟家河。…[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解放前,该地居民为躲避匪患,在该地修了土城一座,遗址还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说,原村内是韩姓人居住的叫韩家坪,后来向南面又叫南坪,到现为南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定居此地时,因山沟狭长,故取名吊沟。…[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朱磨村是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固城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说汉朝末年,就引进了小麦,种植小麦成功后,故称小麦里。…[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村时村的两岸全是水潭,草又长又茂盛,故而得名为草滩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该地方地势高,山峰大多都比较陡峭,又有尖山寺在当地,故而得名尖山。…[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老人说,原村内林家姓氏的人口占居住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得名林家山,后又称林山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于该村自古以来张氏是名门望族,张氏家族人口最多,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