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麦积镇 | 隶属:麦积区 |
行政代码:620503110 | 代码前6位:62050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车牌代码:甘E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69万人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麦积镇以麦积山石窟得名。麦积山石窟因该山形似麦堆而得名。
自然环境:麦积镇地处小陇山林缘区,总土地面积19.87万亩,总耕地面积1.85万亩,年均降雨量480.3毫米,年均气温12°C,全年无霜期211天,平均海拔1083。9米。
行政区划:辖1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3902户,乡镇总人口数18147人,乡镇从业人员9242人。
六通情况:19个村全部通电、通邮、通公路、通电话,6个村通自来水,4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37人,病床18张,有各类学校18所,教师202人,在校学生3600人。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2355万元,粮食播种面积2254公颂,粮食总产量7
2024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麦积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仙人崖,是麦积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五大子景区之一,位于麦积区东南距城区45的公里秦岭山脉,距麦积山石窟17公里。由三崖(东崖、西崖、南崖),五峰(玉皇峰、东崖峰、西崖峰、宝盖峰、献珠峰)、六
民国元年(1912年)后,先后属第二区、甘泉寺所辖。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新军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又分别并入甘泉镇和党川乡。
1949年后,设立麦积乡。
1952年,分设仙仁乡。
1954年,又分设红崖乡。
1955年,3乡又并为麦积乡。
1958年9月,并入麦积山公社。
1961年7月,分设麦积公社。
1983年,改公社为乡。
2003年,撤乡并镇,原街子乡街亭村、宏罗村、滩子村、冯王村、北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麦积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街亭素有陇右第一镇之称,在两汉时期最为繁盛。街亭在先秦时期设立“亭”,称之为“街子”,当地人至今仍称之为“街子”,秦汉时称之为街亭,汉景帝时称之为街亭…[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宏罗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山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后川村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坪村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以贾姓人氏聚居,且永川河在村前流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势平坦,且村内大草滩较多,故名。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二区,为甘泉寺镇所管辖。1949前年1949年后属甘泉区麦积乡;1958年属麦积山公社。1961…[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红崖村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山坡上,山体的形状大似像一只盘卧老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民期盼庆祝丰年收成,故名。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二区,为渭南乡街子镇管辖。1949年属甘泉区街子乡;1958年属麦积公社,1961年7月属街子公社永庆大…[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杨姓、何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二区,为渭南乡街子镇管辖。1949年属甘泉区街子乡;1958年属麦积公社,1961年属街子公社。198…[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麦积镇北部,且地处山湾,故名。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二区,街子镇。1949年属甘泉区街子乡;1958年属麦积公社,1961年7月属街子公社。1983…[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间以张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命名张家滩子,后改名滩子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冯姓、王姓人氏聚居于此,故名。民国时期,先后属第二区,为渭南乡街子镇。1949年属甘泉区街子乡;1958年属麦积公社,1961年属街子公社。198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