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阳镇 | 隶属:麦积区 |
行政代码:620503107 | 代码前6位:62050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8 | 邮政编码:741000 |
车牌代码:甘E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2.08万人 | |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
因辖区内三国至西晋时期曾设新阳县而得名。
自然环境:新阳镇位于麦积区西北部,总土地面积8.45万亩,总耕地面积3.15万亩,年均降雨量480.3毫米,年均气温12°C,全年无霜期211天,平均海拔1083.9米。
行政区划:辖33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6868户, 乡镇总人口34220人,乡镇从业人员17100人。
六通情况:33个村全部通邮、通电话,23个村通公路,22个村通自来水,3个村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27所,教师390人,在校学生5426人。有医院、卫生院2所,医生62人,病床16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 4497万元,粮食播种面积352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新阳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庆寿寺文昌阁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王庄村西。始建于清乾隆时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为3层青瓦屋面歇山顶四方形阁楼式建筑,因举架高耸,第3层歇山山面由砖雕大鸱吻代替,做法独特。建筑
三国至西晋时,设新阳县。
因沿河筑有城墙,明代后曾称“沿河城”。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沿河城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称新阳镇。
1949年,改镇为乡。
1958年9月,与琥珀、石洞组建新阳公社。
1961年7月,设新阳区。
1983年,撤销公社,成立新阳乡。
2002年,撤乡改镇。
2003年年底,撤销凤凰乡,其9村并入新阳镇,另8村并入琥珀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家庄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赵家庄社区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以温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间在此地设有集市,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周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湾,故名。1949年前实行保甲制度,初设周家湾村。1957年有周家湾村农业社行使农村行政职能。1958年成立新阳人民公社,改…[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蒲池村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胡家大庄村现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辖区,天水人都称胡家大庄为“胡大”。胡大坐落于渭河之畔、凤凰山下,自古是片风水宝地。胡家大庄村,村落布局六纵六横,居…[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王姓,田姓人氏聚居,故名。1949年前保甲制度废除,初设王(田)家坡村。1957年由王(田)家坡村农业社行使农村行政职能。195年成立新阳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渭河旁边,故名。民国时期先后属三阳乡,沿河城乡。1951年至1958年8月属新阳乡。1958年9月至1983年为新阳公社沿河大队。1984年至2…[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杨姓人氏聚居,故名。1958年为凤凰公社杨岘大队,1983年设立新阳杨岘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成立凤凰乡,杨岘大队改为杨岘村,属凤凰乡管辖,20…[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张姓人氏聚居,且村内地势平坦,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以凌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间居住窑洞,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石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半山坡,故名。1949年前保甲制度废除,初设石家坡村。1957年由石家坡农业社行使农村行政职能。1958年,成立新阳人民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蚰蜒咀村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裴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峡谷口,故名。民国时期属天水县第五区,后属三阳乡。1937年属沿河城乡,1940年属新阳镇,1949年属琥珀乡,1952年分置…[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郭姓,王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初属天水县第五区,后属三阳乡,1937年属沿河城乡,1940年属新阳镇,1951年属新阳乡,1957年由郭王村农业社…[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坚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先后属三阳乡、沿河城乡,1949年10月属凤凰乡,1955年属新阳乡,1958年为新阳公社坚家山大队,1960年为凤凰公…[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姚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沟,故名。民国时期先后属三阳乡、沿河城乡。1949年10月属凤凰乡,1955年属新阳乡,1958年为凤凰生产大队姚家沟村,1…[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前有条大沟,村民为出入方便在沟上架一座木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张姓人氏聚居,且地处阳面,故名。1949年前实行保甲制度,初设阳屲村,1957年由阳屲农业社行使农村行政职能。195年成立新阳人民公社,改行军事化…[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肖姓,王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初期属天水县第五区,后属三阳乡,1937年属沿河城乡,1940年属新阳镇,1951年属天水县新阳乡,1958年成立人…[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席姓人氏聚居,且早年间居住筑堡寨而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赵姓,胡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先后属三阳乡、沿河城乡。1949年10月属凤凰乡。1955年属新阳乡,1958年为新阳公社赵胡大队,1960年味凤…[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温姓,缑姓人氏聚居,故名。民国时期先后属三阳乡、沿河城乡,1951年至1958年8月底属新阳乡,1958年9月至1983年为新阳公社温家套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初年为防止土匪侵害,郭姓村民在村子北面修筑一处寨子,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