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鬃山镇 | 隶属:肃北县 |
行政代码:620923101 | 代码前6位:6209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7 | 邮政编码:735000 |
车牌代码:甘F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4043人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马鬃山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地处马鬃山而得名。
自然环境:马鬃山镇位于县城北部,总土地面积4744.5万亩,平均海拔2100米。年平均降雨量150毫米,年平均气温6.3℃,全年无霜期163天。
行政区划:辖1个居民委员会,5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12户,乡镇总人口4850人,乡镇从业人员
4027人。
六通情况:5个村通电、通公路,4个村通自来水、通邮、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文教卫生:有各类学校1所,在校学生34人,教师20人。有医院、卫生院1所,医生6人,病床20张。
经济指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71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49元;财政收入155万元,财政支出151万元。
名
2024年2月,马鬃山镇被命名为首批平安边境模范乡镇。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马鬃山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老道呼都格岩画分布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共计12处、118组、590余幅图案,制作技法包括凿刻、磨刻和线刻三种,内容主要包括人物、动物和各种神秘符号等三类。这些岩画意境古朴、形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马鬃山成立设治局(驻公婆泉)。
1950年,马鬃山为肃北自治区第一个所辖。
1960年,设立马鬃山乡(乡址在吐鲁)。
1963年,马鬃山乡改区。
1969年,马鬃山区改公社。
1971年,马鬃山公社为安西县辖。
1973年,重新划归肃北县辖。
1982年,马鬃山公社改区。
1983年,马鬃山区辖明水、公婆泉2乡。
1990年,马鬃山区改为马鬃山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巴音布勒格寓意富裕泉之意,巴音布勒格村村民委员会根据巴音布拉格泉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有一股泉水流淌清晰可见的地方。明水村;它的前身是20世纪60年代初,公婆泉公社(村级)乌兰布勒格生产队、明水大队等,1969年曾更名为前哨大队,197…[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地多小山,山头呈白色云母矿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马鬃山村草场围绕大马鬃山,故名。马鬃山村位于马鬃山镇西南部,曾经二十世纪60年代命名为向阳公社返修三队,80年代初正式设立行政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水源,有马在此地喝水故名。曾经20世纪60年代向阳公社、返修一队,年代初正式设立行政村“音凹峡村”;2009年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时更名为“…[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曾有含金量较高的沙金矿,淘金者为了挖出更多的金子,修建土地庙,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