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竹镇 | 隶属:渭源县 |
行政代码:621123103 | 代码前6位:6211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车牌代码:甘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万人 |
人口密度:约15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因当地秀峰山五竹寺而得名。清初明臣郭节隐居于此,在寺内植五色竹,故名五竹寺。
五竹镇位于渭源县东南部,东与锹峪乡相接,南连漳县,西与会川镇的太白山相邻,东北接邻祁家庙乡和清源镇,全镇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9亩,全镇共辖7个行政村、58个村民小组,有3333户,139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4人,人口密度为221人/平方公里。
镇政府驻地五竹村,距县城15公里,有初级中学1所,教职工33人,在校学生525人;全镇有小学18所,1882人,教职工52人;其中:中心小学1所,教职工19人,在校学生396人;幼儿园一所,教职工8人,入托儿童99人;中心卫生院1家,医务工作人员44人,病房12间,床位51张,属全国一级甲等镇镇卫生院;个体私营诊所12家,
1949年9月以前,属锹峪乡。
1949年10月,属第二区第六乡。
1956年8月,由渭源县直辖。
1958年12月撤销渭源县前,为城关公社五竹管理区,同年12月撤销渭源县后,划人陇西县。
1962年12月,恢复渭源县,设五竹公社。
1983年7月,改五竹乡。
2001年9月,改五竹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鹿鸣寺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杨庄大队,1962年属五竹公社鹿鸣大队,1964年合并于锹峪公社,1972年仍划归五竹公社鹿鸣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杨庄大队,1962年属五竹公社鹿鸣大队,1964年合并于锹峪公社,1972年仍划归五竹公社鹿鸣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渭河源头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五竹大队,1962年划属五竹公社石头沟大队,1964年划归锹峪公社,1972年仍划归五竹公社石头沟大…[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五竹寺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五竹大队,1962年划归五竹公社,1964年合并于锹峪公社,1972年仍划归五竹公社五竹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红旗公社祁家庙大队,1962年划归瓦楼公社改称苏家口大队,1964年合并于祁家庙公社,1972年划归五竹公社苏家口大队,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曾广泛种植过大麻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五竹大队,1962年属五竹公社路麻滩大队,1964年合并于锹峪公社,1972年仍划归五竹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谷内常有黑鹰群集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五竹大队,1962年属五竹公社黑鹰沟大队,1964年合并于锹峪公社,1972年仍划归五竹公社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