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清源镇 | 隶属:渭源县 |
行政代码:621123100 | 代码前6位:621123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2 | 邮政编码:743000 |
车牌代码:甘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0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25个行政村 |
因辖区内清源河而得名。
地处渭源县中心地带,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东依路园镇,西与祁家庙乡、庆坪乡接壤,南与五竹镇和锹峪乡为邻,北接新寨镇、北寨镇。全镇有25个行政村,166个村民小组,9470户,39837人,耕地面积83705亩,总面积约为209.5平方公里。316国道、定渭、临渭公路穿境而过。
境内清源河由南向东穿行10余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耕地面积63248亩。平均海拔2200米左右,最高海拔2452米,最低海拔2040米。年平均气温5.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7.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7℃。年总日照期242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543.7毫米。
粮食作物
2024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清源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4年4月,清源镇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4年7月,清源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文化旅游:
渭源县博物馆位于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新街19号,位于县文化馆大楼四楼。渭源县博物馆成立于1997年6月,现有职工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人(高级1人、初级4人),工勤人员1人。该馆馆舍面积27
民国元年三十八年(1949年)8月,设清源镇。
1950年1月,升清源区。
1956年8月,撤区并乡降为城川乡。
1958年9月公社化时,为渭源县卫星公社城川大队。
1958年12月撤销渭源县后,划归陇西县。
1962年12月恢复渭源县后,析置城关公社。
1964年7月,更名清源公社。
1965年12月,复更名城关公社。
1981年7月,再更名清源公社。
1983年7月,改清源镇。
2004年9月,七圣乡并入清源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内清源河而得名。清源居委会始建于1967年为城关公社城关居委会。1983年公社改为乡镇,城关公社居委会改为清源镇居委会。2002年6月析置新城社…[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城廓不断发展,区域新建而命名。新城社区居民委员会由清源镇清源居委会于2002年6月析置,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霸陵社区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高宁庄社区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君山社区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龙亭社区是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划归清源公社葛家湾大队,1962年公社为城关,1982年地名普查后又将公社更名为清源公社葛家湾大队,1…[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鼓励人们起早睡晚,勤劳致富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属清源公社,1962年分为星光、马家坡两个大队,1964年合并为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属清源公社张家湾大队,1965年公社改城关,1982年地名普查后又将公社更名为清源公社张家湾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县城城廓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属清源公社东关、北关大队,1964年合并为城关大队,1965年公社改称城关,19…[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县城城廓之北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属清源公社东关、北关大队,1964年合并为城关大队,1965年公社改称城关,…[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属清源公社上磨大队,1965年公社改称城关,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名为清源公社上磨大队,1983年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蛟龙沟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划归清源公社蛟龙大队,1965年公社改称城关,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名为清源公社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锹峪河在此注入渭河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划归清源公社河口大队,1965年公社改称城关,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名为清…[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62年属清源公社柯寨大队,1965年公社又改称城关,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名为清源公社柯寨大队,1983年公…[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刘家河河流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62年属新林公社改称光明大队,1964年撤销新林公社后合并于清源公社,1965年改称…[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新建成片的树林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划归清源公社新林大队,1962年属新林公社,1964年合并为清源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秦始皇巡视边防路过于此后,人们在此建一秦王庙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属清源公社王家店大队,1965年公社改称城关,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名为清源公社王家店大队,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鸟鼠山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59年划归清源公社鼠山大队,1962年划归鼠山公社鼠山大队,1964年合并为清源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62年属鼠山公社苏家窑大队,1964年合并为清源公社,1965年公社改称城关,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名为清源…[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祁家庙大队,1959年划归清源公社漫庄大队,1962年划归鼠山公社,1964年合并于清源公社,1965年公社改称城关,19…[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很早以前有七位圣贤在此相遇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七圣大队,1962年划七圣公社,1964年合并于清源公社,1972年划归七圣公社,1…[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七圣大队,1962年划七圣公社,1964年合并于清源公社唐家河大队,1972年划归七圣公社马家窑大队,1978年分出单独成…[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62年划七圣公社单独成立马家窑大队,1964年合并于北寨公社,1972年划归七圣公社,为马家窑大队,1982…[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城川大队,1962年划七圣公社年家河大队,1964年合并为北寨公社里仁大队,1972年划归七圣公社分出原年家河大队,198…[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七圣大队,1962年属七圣公社里仁大队,1964年合并为北寨公社,1972年划归七圣公社,里仁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红土豁岘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七圣大队,1962年属七圣公社年家河大队,1964年合并为北寨公社,成立红岘大队,1972年划归七圣…[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金星公社北寨大队,1962年属七圣公社池坪大队,1964年合并于路园公社,1972年划归七圣公社,池坪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属金星公社路园大队,1962年属七圣公社聂家山大队,1964年合并于路园公社,1972年划归七圣公社,聂家山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崔家河河流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卫星公社七圣大队,1962年属七圣公社崔家河大队,1964年合并于清源公社七圣大队,1972年划归七圣公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