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喀尔钦镇 | 隶属:卓尼县 |
行政代码:623022103 | 代码前6位:623022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41 | 邮政编码:747000 |
车牌代码:甘P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8516人 | |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
喀尔钦其藏语含义为大城垣。
自然环境: 卓尼县喀尔钦乡 (卡车)政府驻地达子多村,距县城20公里,平均海拔2620米,年均降雨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6℃,全年无霜期107天。喀尔钦乡乡镇行政区域面积79100公顷,年末常用耕地面积7501.57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29.3公顷。
行政区划:辖村民委员会12个。
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2090户,乡镇总人口10135人,乡镇从业人员5546人。终、
六通情况:通邮、通电的村12个,通电话的村12个,通公路的村12个,通有线电视的村1个,通自来水的村11个。
经济指标: 2008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20.7公顷,其中: 粮食播种
2024年3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喀尔钦镇为2025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1949年后,在达子多村设洮南工作组。
1953年,成立洮南区。
1957年,撤区并乡命名为卡车乡,后与大族乡合并命名洮南公社。
1959年,临卓两县合并统属柳林公社洮南大队。
1962年,与大族分离单独成立卡车乡。
1966年,正式命名卡车公社。
1982年,复称卡车乡。
2006年,卡车乡与大族乡合并,成立喀尔钦乡。
2024年4月,撤销喀尔钦乡,设立喀尔钦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革古意为“弯曲的岩岗”。革古。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洮南乡,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社。1968年…[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力”意为虎山。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洮南乡,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社。1968年改为大力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达子多含义为“清河口的下游村寨”。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政治局洮南乡,解放后属卓尼县洮南区。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录巴寺意为“繁荣寺”。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政治局洮南乡,解放后属卓尼县洮南区。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拉扎意为“山根墙”。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洮南乡,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社。1968年改为拉扎大…[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卓洛意为“野牛怀抱”。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洮南乡,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社。1968年改为卓洛…[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拉力沟含义为“麝羔沟”。拉力沟解放后属洮南乡,洮南乡后改名为大族公社,1968年改为拉力沟大队,1983年改为拉力沟村民委员会。2024年归入喀尔钦乡…[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麻地卡含义为“下尕川”。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洮南乡,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社。1968年改为麻…[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族含义为“大部落”。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洮南乡,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社。1968年改为大族…[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俄意为“鹰”。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洮南乡,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社。1968年改为相俄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出路意为“水沟”。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洮南乡,解放后属卓尼县洮南区。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柯别意为分居的地方。解放前属卓尼杨土司朱扎七旗和国民党卓尼设治局洮南乡。解放后属卓尼县洮南区,1962年恢复卓尼县建制后归入卓尼县卡车乡,建达子多公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