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榄山村 | 隶属:沙头街道 |
行政代码:440113008201 | 代码前6位:44011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0 | 邮政编码:510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粤A | 行政级别:村 |
南宋淳熙七年(1191年)开村。初时人们分居在村北的几面低丘缓坡上,村内种有成片的乌榄树,取名榄山村。
2024年1月,榄山村被确定为2024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2024年4月,2024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单位名单出炉,榄山村在列。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村名单发布,榄山村上榜。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村名单,榄山村榜上有名。
2024年9月,榄山村上榜2024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名单。
榄山村位于沙头街的东南部,面积约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共创文明,使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98年起,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2000多元,并户户住上别墅。从1999年起,该村连续多年被评为番禺区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优秀安全文明村、文明村标兵和广州市乡镇企业亿元村、市文明单位、市文明村标兵、市文明示范村、市小城镇建设样板工程、市计划生育先进村、市-标兵单位及广东省先进村党支部、省文明示范村及“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榄山村与大平村、汀根村、横江村、小罗村、大罗村、沙头村、小平村、南双玉村、沙头社区、骏兴社区相邻。
南宋淳熙七年(1191年)建村。
初时人们分居在村北的几面低丘缓坡上,种有成片的乌榄树,故名榄山。
由于山上缺水,村人逐步南移至山脚,但仍一直沿用榄山村名。
1958年成立榄山大队。
1984年改称榄山乡。
1987年成立榄山村民委员会,属沙头镇。
1992年属市桥镇。
1993年属市桥街道。
2001年属沙头街道。
榄山村附近有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番禺莲花山、余荫山房、广东科学中心、沙湾古镇、番禺宝墨园等旅游景点,有姜撞奶、石楼禾虫、南村桃花、榄核冬瓜、新造胡萝卜、爬树鸡等特产,有沙坑醒狮、沙湾飘色、上漖龙舟制作技艺、沙湾水牛奶传统小食制作技艺、沙湾何氏广东音乐、番禺鳌鱼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