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澳头街道 | 隶属:大亚湾区 |
行政代码:441303005 | 代码前6位:44130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2 | 邮政编码:516000 |
车牌代码:粤L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96.2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2.6万人 |
人口密度:130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澳头街道原名“龙船湖”,为渔船锚泊避风处。旧时将渔船停泊避风的地方称为澳,且水路到此尽头,故称澳头。
澳头地处惠州市南部,位于大亚湾畔,属于广东省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范围,是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所在地,是惠州最大出海口。随着石化项目的上马,澳头在石化项目的影响下迅速发展。澳头西邻深圳,与深圳市中心50公里;北与惠东县接壤,距惠州市区35公里;距香港海路47海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惠深沿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惠大铁路一期于2004年已开通全国货物运输。
澳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陆地面积11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平方海里,有96个岛屿,海岸线长33公里,常住人口7.3万多人,其中户籍人口3.3万人,流动人口4万人,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有
明清时期,朝属归善县上下淮都。
清代同治年间,属碧甲巡检司(驻淡水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澳头属第二区,后属第八区。
1949~1950年,属惠阳县第三区。
1951年,属第八区。
1957年12月~1958年11月,更名澳头镇和澳万乡。
1958年12月~1963年2月,行政区域更名为澳头公社。
1963年3月~1969年12月,更名为澳万公社。
1970年3月~1983年11月,更名为澳头公社。
198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桥西社区居委会辖区位于澳头原拱桥西面,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桥东社区居委会辖区位于澳头原拱桥东面,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2024年4月28日根据文件(惠湾函﹝2015﹞43号),设立居民委员会,下设居民小组。因其坐落于海滨旁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南边灶原本叫五联村,因地势靠南面,后改成南边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新澳社区是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澳头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中兴社区是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澳头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红树林社区是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澳头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兴港社区是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澳头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金湾社区是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澳头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新湾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金湾社区析置而来。东至中兴中路,南至石化大道中,西至中兴三路,北至中环路。…[详细]
滨河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金湾社区析置而来。东至中兴中路,南至淡澳河,西至淡澳河、响水河,北至石化大道中(岩前村、黄鱼涌村管辖范围除外)。…[详细]
文兴社区:2024年6月成立,由新澳社区析置而来。东至安惠大道,南至龙尾山北侧、洗马湖路,西至学富路、中兴二路、学生路,校园路,北至新澳大道(妈庙村管…[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南边灶原本叫五联村,因地势靠南面,后改成南边灶,故名。…[详细]
黄鱼涌村位于大亚湾区澳头街道办,交通便利,经济区位条件较好。全村共有15个村小组1028户,总人口3380人。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含大学生村官1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在清朝年代,村内建有一座“天后宫”庙,奉神为妈庙,故称妈庙,文革时期曾一度改为建新,后又恢复为妈庙。…[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相传古时该村位于县衙门前面,故名。公元1797至1827年间胡姓自秋长镇秋溪村迁此立村,1969年与大冲合并为大冲大队,1981年改为大冲管理区,19…[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四面群山环抱,集雨面积大,由六条山坑水流入大海,在山洪暴发时,水势猛涨,自上而下冲泻,中间地形较低,故名大冲,后改为大涌。…[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近海边,内海面积小,渔业主要捕捞鱿鱼、响螺、海参等名贵产品,故名为“小贵”。后人觉得村庄优美,临碧海、依群山,有小桂林之称,故围小桂。…[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靠近海,海面形成一个湾,水较浅,故称浅湾,后人把浅改成荃,故名荃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前进寓意村民风雨同舟,携手前进,故名。原名为蚝壳沙(1952年建蚝壳沙祖庙),1949年建成解放军军营,1955年部队迁移后,公社化年代安排前进3村居…[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最初是由几个村组成的渔业新村,渔民早期使用风帆船出海打渔,后来改为飞艇出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旧时,一群渔民原来停泊在纯洲岛,后来有渔民发现附近的黄猫洲岛上有个塘适合避风便得名为金门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因三门岛地处大亚湾与大鹏湾交汇的“漏斗口”是粤东及以北沿海地区船舶来往港澳的交通要道,由3道水门可以通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升寓意希望与光明,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名。…[详细]
岩前村是大亚湾区中海壳牌项目用地的搬迁村,于2001年至2003年分两期进行了全村的整体搬迁,现村址位于大亚湾区中心北区石化大道中,占地总面积25万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