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北和镇

地名:北和镇隶属雷州市
行政代码:440882114代码前6位:440882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59 邮政编码:524000
车牌代码:粤G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89.7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6.24万人
人口密度:32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28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北和镇原名“北河”,为溪河北域之意。明朝万历年间改为“北和”,“河”与“和”为同音,“和”是和睦相处的意思。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北和镇被命名为2024年广东省卫生乡镇

2024年9月,北和镇被认定为2024年湛江市文明镇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北和镇人口数量为6.24万人,位列雷州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位。

基本介绍:

北和镇位于雷州市的西南部,面积189.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万亩。下辖30个管理区,106个自然村,人口62915人,镇址北和圩,距雷城55公里。北和镇属半渔农地区,内地以农为主,沿海以渔盐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番薯、大蒜和北运菜等,这里芒果比较出名,现已种6000多亩。近期还会大发展。养殖业发展较快,效益不断提高。珍珠年产2吨多,产值2000多万元。对虾养殖4200亩,产值2500万元,青蟹也闻名遐迩。乡镇企业主要有建筑、运输和制砖等,产值1600多万元。盐庭盐田产的原盐,产量高,质量好,全省有名。北和圩有日榨2500吨的北和糖厂。龙乌公路经过本地,交通比较方便。

文化旅游:

邓氏墓群

邓氏墓群位于雷州市北和镇标角村委会中央村后坡,始葬于宋代,墓群存有元代石封墓5座、土堆墓2座,墓群前建有纪念亭。主墓邓仁奭墓为土堆墓。邓仁奭,宋代进士,官至光禄大夫。南宋景定三年(1262)

历史沿革:

建于南宋末年,原为北和营,至清康熙元年(1662年)迁今址。

1957年,分为北和、海康港、交寮三乡,后又并为北和乡。

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废公社置北和区,1966年,改称北和公社。

1987年4月,改为北和镇。

茂德公鼓城
北和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原名“北河”为溪河北域之意,明朝万历年(1572年)改为“北和”,“河”与“和”为同音,“和”是和睦相处的意思,故名。…[详细]

康港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因原载雷州府,海康所城之港口,故名。新中国成立后设为海土区还康港乡。1961年至1963年设海康港公社;1963年后合并为北和公社(现北和镇);在19…[详细]

北糖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北糖社区是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北和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鹅感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1369)自湛江东头山迁此立古路村,明嘉靖(1452年)自雷州府曲界迁此立鹅感村,清初(1645年)自博怀迁此立迈炭村,1962年3村合设鹅…[详细]

标角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属于十三乡辖后又分片管理属于鹅感乡管辖,解放后设为标角大队。1987年2月改为标角村委会,1989年改为标角管理区,1999至今为标角村民委员会…[详细]

调逻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调逻大队,1984年设立调逻乡,1987年2月设立调逻村委会,1989年设立调逻管理区,1999年设立调逻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博怀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581年,博怀村始祖从标角村委会中央村迁至此地居住,1987年以前该村分属鹅感乡、标角大队;1987年2月设立博怀村委会,1989年设立博怀管理区,…[详细]

格内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格内大队,1984年设立格内乡,1987年2月设立格内村委会,1989年设立格内管理区,1999年又设立格内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新家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朝末年1262年郭、辛两姓自福建莆田迁此建立新家村、里家村,明朝末年1612年郭桂山三子郭元锐子孙从新家分居调旦村,民国至1951年属第六者府,19…[详细]

洋家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以前为洋家大队;1989年设立洋家管理区,1999年称为洋家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高蓬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永乐1403年,朱姓自福建蒲田迁至此立朱家村,清朝乾隆年间,石山、英彩和高蓬三村相继迁至此立村,民国1951年,设立第四区十三村,1958年设立新…[详细]

斗六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1年属北和乡,1958年属龙英大队,1961年属北和大队,后又分为罗伯大队,1984年四村合设为斗六乡,1987年2月设立斗六村委会,1989年…[详细]

北和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4年成立北和乡,1959年设立北和北大队,1984年设立北和乡,1987年2月设立北和村委会,1989年设立北和居民管理区,1999年设立北和村…[详细]

红屋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民国至1959年设为龙屋大队,1959至1961年与斗六大队合设立龙屋大队,1961至1962年分设村委会,1962至1982年期间设立红屋村委会,…[详细]

北样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7年以前为北样乡、北样大队;1987年2月为北样村委会,1989年设立北样管理区,1999年称为北样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金竹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由交寮管辖,1963年由金竹与和家成立大队,1979年与和家村委会分开,1984年为金竹乡,1987年2月为金竹村委会,1989年为金竹管理…[详细]

英兜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历史上英兜村周围住有西边村、英楼村、娘拱村、英那村四个村庄,后陆续迁入英兜村,1958年设立交寮大队,1984年设立英兜乡,1987年2月设立英兜村委…[详细]

交寮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4年为北和区交寮乡,1961年为北和公社交寮大队,1984年为金竹乡交寮村,1987年2月设立村委会,1989年称为管理区,1999年称为交寮村…[详细]

和家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和家村是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北和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贤洋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属北和公社,1984年设立为贤洋乡,1987年2月设立为贤洋村委会,1989年设立为贤洋管理区,1999年设立为贤洋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调和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邓姓自雷州西坡迁至此地建村,民国至建国初均为海四区、调和乡。1958年设立调和大队。1984年设立调和乡,1987年2月设立调和村委会,1…[详细]

那胆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295年,祖先李、劳、柯、钟氏分别从福建迁居于雷州半岛,经过岁月流逝,各居民形成昌金村、大柯村、小柯村、内罗村、钟宅村,就形成了现在的那胆村委会。1…[详细]

调罗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成立调罗大队,1984年设立调罗乡,1987年2月设立调罗村委会,1989年设立调罗管理区,1999年又设立调罗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潭葛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407年潭葛中村从唐家镇揽桑村吴姓迁入潭葛建村,1460年吴姓潭葛南村从乌石镇平步村迁入此地建村,1512年潭葛邓宅从北和镇调和村邓姓迁入此建村,1…[详细]

康村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至1951年与海康港、吴蓬、边塘、边斗、南门、北门、新兴等村合并称海康县(现雷州市)第四区,1951年底设为海康港乡,1953年至1957年…[详细]

吴蓬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1年吴蓬村、昌文村、沙土村与海康港合并,与康村、边塘、边斗、南门、北门和新兴合并设立海康县(现雷州市)第四区。1951年底设立为海康港乡,195…[详细]

境庄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境庄大队,1984年设立境庄乡,1987年2月设立境庄村委会,1989年设立境庄管理区,1999年设立境庄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刘张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为刘张大队,1984年设立为刘张乡,1987年2月设立为刘张村委会,1989年设立为刘张管理区,1999年设立为刘张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详细]

徐黄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6年至1984年属刘张大队,1984年至1987年属刘张小乡,1984年4月从刘张小乡分出,设立徐黄乡,1987年2月为徐黄村委会,1989年为…[详细]

南边黄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以前南边黄、潘宅寮属北和区康港乡,1949年后属盐城大队,1979年南边黄、潘宅寮以盐城大队分出,设立南边黄大队,1987年2月撤销大队,设…[详细]

盐庭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永乐年间从朱家村迁入建村,1958年属徐黄乡管辖,1979年与南边黄村合为大队,1987年2月称为盐庭村委会,1989年称为盐庭管理区,1999年称…[详细]


以下地名与北和镇面积相当:
到北和镇必去著名景点

北和镇相关名人

  • 雷州青枣
  • 湛江剑麻纤维
  • 覃斗芒果
  • 雷州歌
  • 雷州石狗习俗
  • 雷州过火海
  • 沈塘人龙舞
  • 雷州“高跷龙”
  • 雷州傩舞“走成伥”
  • 雷州市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