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麦山镇 | 隶属:连南县 |
行政代码:441826101 | 代码前6位:441826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63 | 邮政编码:511500 |
车牌代码:粤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0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41万人 |
人口密度:6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因境内瑶民以在山丘种植大麦为主(当地称8月下种的玉米为大麦),故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麦山镇人口数量为1.41万人,位列连南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大麦山镇地处连南县西南部,南与怀集县、连山县接壤,东与寨岗、寨南镇相连,西北与涡水镇相接,西与盘石镇交界,北与南岗镇相邻,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7082亩,其中水田 6366亩、旱地10716亩。 辖9个村民委员、1个居民小组,共有15687人,绝大部分是排瑶,还有少部分是过山瑶。 大麦山镇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尚未开发可利用水资源发电量可达3000千瓦,同时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铜矿、铅锌矿、金矿和石英矿。现已有水电站14座,总装机容量5000多千瓦。大麦山镇有丰富的土特产,比较有名的土特产为茶叶、油桐、油茶、竹笋、冬菇等,其中黄连茶以色美耐泡
清康熙年间,逐渐分成了白芒、九寒小排。
白芒小排归阳山县,九寨小排归连山县。
清道光至民国初年,归属连山绥瑶直隶厅。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后,属连南县。
1953年,属连南瑶族自治区(县)。
1958年,属连阳各族自治县寨岗人民公社。
1961年,恢复连南县建制后,归连南县,分别成立九寨、白芒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九寨、白芒区。
1987年1月,九寨,白芒合并成立大麦山镇。
新寨村是我镇三大行政村之一,也是镇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6.95平方千米,绝大部分是石灰岩地,山地面积为6995亩,耕地面积为4500亩,其中水田面积2…[详细]
黄莲村位于大麦山镇的最南端,东与寨岗镇交界,南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毗邻,西与香坪接壤,北与上洞村相连,西北与涡水镇交界,是我镇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设在上洞,该村下带有一片田洞,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连南县三区,1952年改为白芒乡,1958年设白芒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乡,1987年5月,白芒乡改称白芒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属白芒乡,1958年属白芒生产大队,1961年从白芒生产大队分出成立塘犁坑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乡,1987年5月,塘梨坑乡改称塘梨坑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连南县三区白芒行政村,1952年属白芒乡,1958年属白芒生产大队,1962年2月,六暗、后洞合并为后洞生产大队,1983年改为乡,198…[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28年属三区,办事处设在寨岗圩,1961年成立生产大队,1983年改称乡,1987年5月,中心岗乡改称中心岗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中心岗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1年前属菜坑生产大队,1972年撤销菜坑生产大队设塘凼大队,1983年改称乡,1987年5月,塘凼乡改称塘凼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塘凼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生产大队,1983年由生产大队改为乡,1987年5月,望佳岭乡改称望佳岭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望佳岭村民委员会改称望佳岭管理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