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三江镇 | 隶属:连南县 |
行政代码:441826100 | 代码前6位:441826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63 | 邮政编码:511500 |
车牌代码:粤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3.8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4.79万人 |
人口密度:26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太保河、涡水河、沿陂河汇合后称三江河,此镇设在三江河畔,故名。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三江镇人口数量为4.79万人,位列连南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2024年10月,广东省林业局认定三江镇为2024年广东省森林小镇。
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于2004年6月依据行政区域优化设置原则,经上级部门批准,由原来的三江镇和金坑镇合并而成的,是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83.88平方公里,总人口41823人,下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国道323线贯穿全镇,距国道107线仅1公里,到省城广州只有3小时左右的路程,镇内村村通电话、通邮政、通机动车和实现道路硬底化,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交通非常便利。200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4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0.41亿元,农业总产值0.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679元。 三江镇有丰富的资源 ,林区面积21.4万亩,在我县素有“杉都”
文化旅游:
九隍庙墓群位于连南县三江镇城西村,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1963年发掘40多座墓葬,均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一般长3米~4米,宽0.9米~1.2米,其中两座墓有铭文砖,一为“隆安四年六月二十
黄损墓位于连南县三江镇。墓有封土堆,坐西朝东,墓前立碑一通,碑高1.5米 、宽0.7米,碑刻“江夏郡桂香堂,梁赐进士第南汉尚书左仆射崇祀贤始祖考黄公讳损字益之老大人墓”。黄损,连州人,字益之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称高良乡。
民国十八年(1929年),称三江镇。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高良上乡。
1949年,划分为高良上乡,高良下乡,属连县第四区。
1950年,称高良乡、三江乡。
1953年,属连南瑶族自治县。
1954年,称第五区。
1956年,称三江镇。
1957年,称三江人民公社。
1964年,分出三江镇。
1987年,合并称三江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太保河、涡水河、沿陂河汇合后称三江河,此镇设在三江河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红星、联星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于公社化时合并为一个大队,在红星、联星中各取一字作为新成立大队的名称——联红,故名。…[详细]
六联村委位于县城东部,人口2138人。有常耕地面积1103亩,其中水田638亩,旱地418亩。林地面积5200亩。全村生产以水稻为主,还有少量的竹子和…[详细]
城西村是三江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县城西郊,面积约12平方公里,管辖梅村、盛平、南钟、永接四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492人,耕地面积2…[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村委会以五星红旗上的五星冠名,取其灿烂发展之意。…[详细]
东和村距离县城2公里,15个村民小组,人口2563人,耕地面积1000亩,旱地面积1230亩,林地面积3480亩。辖4个自然村,分别是沿彼村、上东塘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坑村委会所属的自然村分布在几条山坑(也称山冲)这些山坑水源充足,鱼类众多,两边的山地土壤肥沃,种植的杉树长得快、材质好。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称其金坑…[详细]
塘冲村距离县城3公里,有11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人口2217人,耕地面积(水田)470亩,林地面积4.7万亩,是一个山多田少的纯瑶族村。 …[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一条山冲的水流向连州石角内田洞,这条山冲也称内田坑。该村在内田坑建村定居后以此山冲名相称,后来,省掉坑字,直呼为内田。…[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大龙山下、大龙河边,故称大龙。解放前属连县共和,解放初期属连县二区,1950年为大龙行政村,1952年改称大龙乡,1958年改称生产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行政村由十多个自然村组成,村名寓意团结、和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