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山城镇 | 隶属:南靖县 |
行政代码:350627100 | 代码前6位:350627 |
行政区域:福建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96 | 邮政编码:363000 |
车牌代码:闽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88万人 |
人口密度:约59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28个行政村 |
地处溪边村牛头寨山东南麓,依山而建,故称山城(四面环山,依山为城)。
山城镇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南部、船场溪下游。东靠靖城镇和丰田华侨农场,西界南坑乡,南与平和县接壤,北与龙山镇毗邻,总面积183.8平方公里。沿河流域是冲积平原,其余属丘陵地。船场溪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
元、明、清时期,山城属归德里,民国时期属山城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属一区,1958年为山城公社,1984年7月改设山城乡。1987年5月,山城乡并入山城镇。1990年,全镇分为27个行政村、5个居民委员会、296个村民小组,共有16515户、72340人。
全镇耕地面积41999亩,其中水田35916亩。农业以水稻为主,其次为甘蔗。水果四季飘香,主要水果有香蕉、柑桔。1990年,产粮
2024年10月,2024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山城镇上榜。
2024年10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山城镇定为第二批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4年10月,山城镇上榜2024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130位。
2024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淘宝镇名单,山城镇榜上有名。
2024年2月,福建省2018-2024年度省级文明村镇社区名单出炉,山城镇上榜。
2024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4年淘宝镇,山城镇榜上有名。
2024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山城镇2024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登云寺位于南靖县山城镇六安村紫荆山麓,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为清代紫云禅师所建。寺坐西南向东北,占地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90平方米,为三进式建筑,以穿斗式柱架的正殿为中心,
关帝庙位于南靖县城新民路大庙口,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在南靖县城新民路大庙口,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清嘉庆时重修。庙宇面阔三间,正殿有四根雕龙石柱,殿壁为三国故事壁画。庙内尚存明
南靖崇德堂位于南靖县山城镇六安村大厝里黄自然村,年代为明、清。简介:明崇祯十二年(1639)始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扩建,其后数次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同”字形布局,占地面积3
元、明、清时期,属归德里,民国时期属山城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属一区,1958年9月为山城公社,1984年7月改设山城乡。
1987年5月,山城乡并入山城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人民民主革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纪念南靖县解放,故名。解放前属城关镇南通保,后合并为中华保,解放后为山城镇解放居委会,原解放居委会与新民居委会合并,1984年改称为解放社区居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荆江,即船场溪;因取辖区主街道荆江路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江,即荆江,也称九龙江西溪;滨,即河畔;故名。江滨社区,即在荆江河畔的建居形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和贵社区,临近和贵路,即寓意以和为贵,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长兴社区,临近长兴路,即永远兴旺欣欣向荣之寓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安美社区,临近安美路,寓意安定吉祥美好,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象,大象,此指河流出口处山形。溪,河流。象溪村,即在河流出口处山形似象的地方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四面环山,犹如一个小盆地,解放初与象溪并乡(取名象溪的溪字)和小山城的“城”字,名溪城,1992年6月山城镇溪城村民委员会恢复小山城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九龙江旁边。溪,即指船场溪,象溪;边,即旁边;溪边村,即村民在九龙江旁边建居形成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候,即官职。碧候,即南宋末年,拟在此建百侯行宫,形成的乡村小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山城镇,即山城镇的城关村,因城区四面环山,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六,一保六甲,旧时的户籍制度。安,安尾,即葛山庵。因取“一保六甲”和“安尾”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黄氏开基,原名黄湖,后来韩氏迁入,因溪环绕似湖,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岩,即“岩前严”庵。前,即前面。岩前村,即在岩前严庵前面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因原柯氏在翠眉岩仔山上建庵取名“岩前严”,在庵前的河对面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坎仔头,此指村落依山坡而建远望如坎。坎仔头村,即远望似坎依山坡而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名诗山,祖先黄氏从靖城湖山迁来,因村中一条渠道,水流与琯溪汇合,改名渠山,后由于张氏居住越来越多,又改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下自冒热水,四面环山,形似一个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末清初祖先从河南搬来,在一片平地上开了三条水渠用来灌溉良田,一条是现马路边,一条往三卞柑仔园,一条往下窟,村部在三条水沟上顶,在此定居,当地方言“片…[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翠,翠竹林。眉,画眉鸟。翠眉村,即在有画眉鸟飞舞的茂密翠竹林中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鸿坪村,即村民在山城东南,地势平坦的地方建村形成的乡村聚落,鸿坪村原名南坪村,因本县龙山镇也有一个南坪村,也是老区村。因南坪村与鸿砵村同姓同祖,取其鸿…[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鸿,即鸿田村。钵,通“钵”,即东钵村。鸿钵村,即由鸿田村和东钵村合并形成的乡村小聚落。鸿钵村民委员会,即为鸿钵村村民选举产生的,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坑,即山坑。尾,即尾部。坑尾村,即在山坑尾部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田,因附近山上石头较多,石属于金,而无金也有铜的意义,原名铜田,“东”谐音同“铜”,改变而来。东田村,即在石头较多的地方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图,谐音通“土”,图画。美,美丽的。因位于山尾,土质黑,当地称“塗”,故称“土尾”,方言“土尾”与“图美”谐音,为稚名“图美”寓指美如图画之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燕山边,故名。解放前属靖城乡,解放后属二区东田乡,1958年入丰田农场,1959年归山城镇,1961年与东田分开设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古代潘氏族人迁居于此,村落位于地势较低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这片茂盛葛藤埔开垦建居的“葛园”,又名葛仔。后取山苑村的“山”与葛园的“葛”故名葛山;葛山村即村民在这片茂盛葛藤埔开垦建居形成的乡村聚落。…[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通往新廍有座桥,桥头有一面玉石,人过桥有响铃之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有前许(戴姓)和后许(许姓)两个村落组成,后来“后许”绝代,前许村民认为自己姓戴不姓许,应更改,以同音字命名,即“钟古”。…[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苑北靠云坪山(又名黄山、狮头山)面向荆江,座落在一小山丘上,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形属于“虾”地,用霞代替,因全村都姓戴,后改为“下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下社的“下”字与南碑的“碑”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宝珠岩山上有座石塔形如空亭,常栖落雁,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