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丰城街道 | 隶属:新丰县 |
行政代码:440233001 | 代码前6位:440233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751 | 邮政编码:512000 |
车牌代码:粤F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29.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11.16万人 |
人口密度:33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社区、25个行政村 |
因取丰收富裕之意,故名。
2024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丰城街道人口数量为11.16万人,位列新丰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丰城街道办事处地处新丰县城城区,位于县境内中心偏东南方,东与马头镇相邻、西接梅坑镇、北靠黄礤镇、南与惠州市龙门县交界。共有4个社区居委会和25个村委会,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8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0542人。街道办事处驻原丰城镇政府驻地。
丰城街道历史悠久,据从出土的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明隆庆六年(1572)新丰县治迁建至本地,先筑城於鸿雁洲(今城东村大营),后于万历元年(1573)迁建于君子嶂下(今县城)。自此以后,丰城均为县治所。明清时期,丰城地区设黄陂、泷长、塘肚围3个约和太平、文昌、聚奎3个坊。民间十四年(1925年)为新丰县第一
明清时,属长吉都的太平坊、文昌坊、黄陂约、塘肚围约。
民国时期,属一区。
新中国成立后,属第一区、附城区。
1958年,撤区改乡时属城西乡、城东乡、附城镇,后城西乡与城东乡合并为黄陂乡。
1959年,黄陂公社改为城郊公社,附城镇改为城镇公社。
1976年,改城镇公社为丰城镇。
1982年,将城郊公社改为丰郊公社。
1983年,丰郊公社改为丰郊区。
1986年12月,将丰郊区与丰城镇合并,称丰城镇。
2005年12月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属新丰县丰城镇东区行政社区,故名。明清年间属长宁县名长宁城。民国时期,属新丰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一区。1982年属丰郊公社。1986年…[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居委会设立在南门塘广场,故名。1978年挖有两口水塘,后取名南门塘。2002年在南门塘广场建立南区居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属新丰县丰城镇西区行政社区,故名。明清年间属长宁县名长宁城。民国时期,属新丰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一区。1982年属丰郊公社。1986…[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属新丰县丰城镇北区行政社区,故名。明清年间属长宁县长宁城,民国时期属新丰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一区。1982年属丰郊公社,1986年属新…[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东瓜坑果场社区是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石镇社区是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丰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内有一个沙塘,故名。…[详细]
江南社区:2024年10月成立,位于县城南面,辖区内有奥林匹克花园、中心洲、星悦湾花园、万洋众创城等17个小区,管辖面积6.06平方公里。…[详细]
西城社区:2024年10月成立,位于新丰县城西面,辖区内有滨江国际花园、紫城碧桂园、宝丰隆城、紫龙华景花园等7个小区,管辖面积6.77平方公里。…[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3年12月称高桥乡;1986年称高桥村委会;1990年3月称高桥管理区;1998年称高桥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9年设立文长大队,1976年设立文长乡,1984年设立文长管理区,1998年设立文长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名为文长大队,后划分为邹峒大队,1990年设立邹峒管理区;1998年设立邹峒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设立文长大队;1962年设立新丰县长陂大队;1998年称新丰县丰城街道长陂村行政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双良乡,1958年设立双良大队,1989年设立双良乡政府,1990年设立双良管理区,1998年设立双良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2年设立紫城乡,1958年并入城西乡,1959年设立紫城大队,1983年设立紫城乡政府,1986年设立紫城村委会,1990年设立紫城管理区,19…[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称龙江乡,1959年称横江大队,1962年再次与龙江合并称龙江大队,1965年复称横江大队,1983年12月称横江乡政府,1986年12月称…[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9年设立龙江大队,1976年设立龙江乡,1984年设立龙江管理区,1998年设立龙江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2年称龙文大队;1965年至1975年称红卫大队;1984年称龙文乡政府;1998年称龙文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3年设立龙文乡,1959年设立龙围大队,1962年更名为龙文大队,1965年复称龙围大队,1983年设立龙围乡政府,1986年设立龙围村委会,1…[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9年称会前大队,1976年称会前乡,1984年称会前管理区,1998年称会前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民国年间称东明乡第四保,1952年称黄陂乡,1958年公社化时期称黄陂大队,1983年称黄陂乡政府,1986年称黄陂村委会,1990年称黄陂管理区,1…[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3年称松园乡,1956年并入黄坡乡,1958年改松园大队,1959年黄坡分出,1983年改松园乡,1986年改松园村委会,1990年改松园管理区…[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1年设立罗峒乡;1959年设立罗峒大队;1983年设立罗峒乡政府;1986年设立罗峒村委会;1990年设立罗峒管理区;1998年设立罗峒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2年称城西乡;1958公社化时称城西大队;1983年12月称城西乡政府;1986年称城西村委会;1990年3月称城西管理区;1998年称城西村委…[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1年设立新塘乡,1985年设立新塘大队,1983年设立丰城镇新塘乡政府,1986年12月设立新塘村委会,1990年3月称新塘管理区,1998年恢…[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3年12月称城东乡;1986年称城东村委会;1990年3月称城东管理区;1998年称城东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2年称车田乡,1959年称大洞大队,1983年称大洞乡政府,1998年称大洞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2年设立横坑生产大队,1973年分出设立坳头管理区,1998年设立坳头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年间为东明乡第九保,1950年称岳涧村辖地,1952年设岳城乡,公社化时设立岳城大队,1983年设立岳城乡政府,1986年设立岳城村委会,1990…[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9年设立横坑大队,1983设立横坑乡政府,1984年设立横坑管理区,1998年设立横坑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涧下大队,1983年设立涧下乡政府,1986年设立涧下村委会,1990年设立涧下管理区,1998年复设涧下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设立鲁古村(含文义和横岭);1952年设立鲁古乡(含横岭);1959年设立鲁古大队(1974年横岭析出划归石角);1983年12月设立鲁古乡…[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设立板岭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设立板岭大队,1983年设立板岭乡政府,1986设立板岭村委会,1990年设立板岭管理区,1998年设立板岭…[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称朱洞大队,1983年称朱洞乡政府,1998年称新丰县丰城街道朱洞村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