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因远镇 | 隶属:元江县 |
行政代码:530428201 | 代码前6位:530428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7 | 邮政编码:653300 |
车牌代码:云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2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6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因远镇因宋大理时的因远部得名。
因远镇位于元江县西南部,南北长13.06 千米,东西宽25.20千米,总土地面积329.80平方千米。总耕地面积34093亩(其中田15078亩,地19015亩),人均耕地面积1.21亩;复种指数202% 。最高海拔2330米,最低海拔759米。气候属海洋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 ,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主产:烤烟、茶叶、油菜、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主要矿产资源有金银、镍、铁、石棉、蛇纹石等,其中,镍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二。镇政府所在地因远集镇,距县城40千米。
全镇共辖因远、北泽、安定、车垤、卡腊、伴坤、都贵、浦贵、路同9个村民委员会,63个村民小组。
2014年7月,因远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宋代大理国时期,因远镇境域为因远部。
元朝、明朝时期,为因远罗必甸长官司及奉化州驻地。
明朝时期,设因远驿清置因远巡检,隶属元江直隶州。
民国二年(1913年),因远巡检改分治员。
民国四年(1915年),分治员改县佐。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因远县佐,设县辖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划分为2个县辖镇,即因远镇、安定镇。
1950年,设第三区辖因远、浦贵、咪哩区。
1953年划归红河县的垤玛公社火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宋大理时为因远部,以酋长名为部名。因历史得名。驻地因远。…[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安定,“安”:平安,安全;定:稳定,以寓意得名。安定,原名“小甸索”。1952年村人又将小甸索更名为“安定村”。地名沿用至今。驻地安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泽,“北”因远村之北,“泽”指沼泽,旧时北泽坝为沼泽,村位于沼泽边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车垤”,“车”:稻谷,“垤”:一片田或地,即种植稻谷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卡腊”,岔路之意,即岔路口,故名。解放前属因远镇,1950年为卡腊乡,1958年为管理区,1962年为小公社,1970年为卡腊大队,1983年恢复乡…[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伴坤”哈尼语,“伴”:凹窝,“坤”:转弯,因位于转变的山凹窝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都贵”为哈尼语:陡岩,泛指地势陡峭,因建村于地势陡峭处得名。村委会驻都贵上寨。…[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浦贵”为哈尼语,“浦”:这里指石岩,“贵”:角(指牛羊鹿角)。因附近裸露的岩石形如鹿角。…[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路同”系哈尼语,“路”:石,“同”:坡,即石头山坡。村委会驻路同村,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