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潭水镇 | 隶属:阳春市 |
行政代码:441781113 | 代码前6位:441781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662 | 邮政编码:529500 |
车牌代码:粤Q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65.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5.33万人 |
人口密度:20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原凤凰圩因罗凤河改道,徙迁罗凤河深潭之北岸建成新集市,名“潭水圩”,因镇人民政府驻此而故名。
2024年3月,潭水镇被命名为2024年广东省卫生乡镇。
2024年12月,潭水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阳江市卫生镇。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潭水镇人口数量为5.33万人,位列阳春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潭水镇位于阳春市南部26公里处,总面积265.4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 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7.24万人。耕地面积6.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5.1万亩,旱地面积有5.4万亩。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达5.8亿元。
该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以科技为手段,从本镇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建立了以粮食为基础,蔬菜、猪苗、鱼苗、药材为龙头的稻、菜、果、药材、蔗、花、桑及猪、鸡、鱼等十大农产品基地,基本形成了集约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种养业格局。年种植商品菜2.8万亩;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5262亩;生猪饲养量为20.5万头,每年外销猪苗14.8万头;鱼塘总面积5600亩,年孵化繁殖各种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太平都。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改设为潭水区。
1949年,阳春解放后,改设为第五区。
1958年,称潭水公社。
1984年改,设为潭水区公所。
1986年,改称潭水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居委会位于潭水镇人民政府驻地附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居委会位于潭水镇北面,故名。2024年从潭水居委会分出,起名潭水镇北居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旗鼓…[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时,原为“瑶垌”,又因石灰窖多而改称窖垌,后改为尧垌。…[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8年从尧垌大队分出,设立竹塘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竹…[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时瑶民称高田,“尧”字来源于“瑶垌”。…[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9年从荆山大队分出,设立三星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三…[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时建村,起名良垌村,名字来源于“高凉”,取同音“良”字。…[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荆山…[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南湖边建村。1958年公社化改为湖边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南湖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三塘…[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东湖…[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盘安…[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塘尾…[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盘新…[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刘姓建立高??大寨,原是古高凉部落留下的地名。1951年从凤翔乡划分出来设立新凤乡。1958年改为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双凤…[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石山脚下建村,名为石子根。1958年从新凤大队划出旗鼓潭、石子根等村设立石根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翔南…[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从凤翔划分出来设立凤来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水口…[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新河…[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设立乡,1958年改为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6年改为村委会,1989年改为管理区。1999年2月4日由阳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镇郊…[详细]
区划代码:~4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潭水华侨办事处社区是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潭水镇下辖的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