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浦坝港镇 | 隶属:三门县 |
行政代码:331022107 | 代码前6位:331022 |
行政区域:浙江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76 | 邮政编码:318000 |
车牌代码:浙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65.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7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8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三角塘村盐城路3号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60个行政村 |
一是与浦坝港相映衬,具有一定的历史底蕴,也能将该区域的海洋、港口资源显现出来,在于提高城镇知名度,二是原来四个乡镇环浦坝港两岸分布,无论沿用哪个乡镇名称,都难以准确定位,选用“浦坝港镇”,四乡镇群众普遍认同。
基本介绍:
三门县浦坝港镇,位于浙江省三门县东南,处浙东沿海,东海之滨,三门湾畔,是三门县的南大门,成立于2013年11月25日,下辖60个行政村,1个新城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约10.8万,外来人口2万余人,是三门县人口最多的乡镇,镇域面积265.5公里,是台州市面积最大的乡镇,2014年入选国家级重点镇,2018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基础雄厚,发展势头强劲。浦坝港镇工业发展势头较好,经辖区内已初步形成洞港工业园区、永丰工业园、小雄个私经济创业基地等数个工业区(园),共有投产企业120余家,从业人员8000余人。镇内行业主要为机电、汽摩配、洁具、船舶、装配式建筑材料、休闲用品等六大支柱产业,2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浦坝港镇上榜。
2021年12月,浦坝港镇被命名为2021年浙江省卫生乡镇。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浦坝港镇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命名浦坝港镇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镇”。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浦坝港镇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浦坝港镇位列第915名。
2014年7月,浦坝港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6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浦坝港镇2012—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仙岩洞摩崖石刻位于三门县浦坝港镇,年代为明至民国。仙岩洞摩崖石刻位于浦坝港镇仙岩村以北石笋山的仙岩洞内。仙岩洞晋时称“法云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改额为“百花清洞”,据传说此洞系仙人
鸿祐院 在浦坝港镇金家岙村。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鸿祐院,在县(临海)东一百六十里,旧名资福,晋天福八年建,国朝治平三年改今额。”始建于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初名“资福”。宋治平三
保真寺 位于浦坝港镇下道头村北部后门山。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保真院,在县(临海)东一百三十里,梁乾化中(911—915年)建,国朝治平三年(1066年)赐额,今废。”清康熙九年(16
法云院 在浦坝港镇石笋山东南麓。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法云院,在县(临海)东一百三十里,旧名仙岩,晋开运四年(947年)建,国朝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今额。”今废,遗址尚存。
安圣寺 在浦坝港镇山场村。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安圣院在县(临海)东一百七十里,旧名‘新安’。晋天福四年(939年)建,国朝治平三年(1066年)改今额。” 清顺治年间(1644-16
历史沿革:
2013年11月撤销浬浦镇、小雄镇、泗淋乡、沿赤乡建制,合并四乡镇组成新的浦坝港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新城社区是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浦坝港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村所在的海塘,呈三角形,故名三角塘,村因处此塘,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原是浦坝港北岸的海涂,后经人工围垦,形成一个土墩,建村后取名下洋墩。…[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域原名大鹄,因村前南面有座凤凰山,山上有一大鹄鸟,经常到村前谷山头墩吃谷,村遂以大鹄鸟取名大鹄,后演称大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旁有座山,形似牛头,村位于山坎边,故称牛头赤坎,解放后,简称赤坎。村居赤山边,又称赤山。…[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罗家、石桥2个自然村首字得名。1966年“文革”期间改名为东风大队。因重名,1981年恢复原名“罗石”大队。1983年队改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西面有座山,形状象蟹钳,村位于蟹钳之口,故名钳口。…[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东面有一座小山岭,村居岭下,故名。清名小岭。…[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大郑、下畔2个自然村尾字得名。清属临海县承恩乡二十都,后改属承恩乡沿江庄。民国属沿江乡。1949年解放初属属沿江乡,同年11月属沿江乡。1955年大…[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处朝南的山岙里,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古人用“佳”字美好的意思,故村名佳岙。…[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沿铺坝江(今名浦坝港)而建,故名沿江。…[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村由山下张、姜家、路上、岭上、南山、路下方6个自然村组成,故名。今路下方因建造水库移民,仍沿用原名六村。…[详细]
东浦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里浦镇集镇所在地,全村土地面积1781亩,其中承包到户的水田731亩,旱地270亩,桔地380亩,山林面积400亩。全村户…[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当地《林氏宗谱》载,始祖光议,浮江人,北宋开宝八年,舟车游景,见此地山势优异,遂定居于此。据传此地原滨海洋,有里、外两船埠,地处里埠,即以“里埠”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村居澧浦之西,称西澧,后演化为西里。清属临海县承恩乡十九都,后改属承恩乡仙岩庄。民国属澧浦乡。民国29年1940年三门建县后仍称澧浦乡。1949年解…[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枯松,后改名古松,又因地形高低分上古松和下古松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后陈村、仙岩村合并设立,沿用原村名。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载:“仙岩山在县南100里,以绝顶二石如仙人偶坐,故名。有石洞,地多奇草灵药云。”此洞遂称…[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后一山,形似船锚,俗称丁山。据清朝中期,彭姓人迁居山脚,取名丁山脚。…[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此塘系清朝中期围垦,因塘内尚有两个较高的自然土墩,故取名双墩。…[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塘系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围建,与附近各塘相比,围垦时间较迟,故名新塘。建村后,即以新塘名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位于河港里边的田畈上,故称河里。清属临海县承恩乡十九都,后改属承恩乡黄荆坛庄。民国属澧浦乡。1949年解放后属浬浦乡。1950年5月,从浬浦乡分…[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村后山坑的水潭中,古代曾蟠踞着一条龙,故称龙坑。…[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岙三面环山,“圩”沿浦坝港伸进的海滩而围,故称圩岙,清名于岙。…[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的两头都有河塘,故称两头塘。民国属澧浦乡。民国29年1940年三门建县后仍称澧浦乡。1949年解放后属浬浦乡。1955年成立两头塘初级社,1957…[详细]
浬浦镇渔西村位于浬浦镇的东北面,全村耕地面积915亩,山林2500亩,滩涂120亩,果园面积239亩,户籍409户,户籍人口1320人,人均收入700…[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前有座高山,称前山。清清属临海县承恩乡二十都,后改属承恩乡渔西庄。民国属澧浦乡。1949年解放后属渔西乡。1956年成立前山、李家、贺家、戴家初级…[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查当地宗谱,始祖从福建迁入。据祖先以卖武弹唱为业,故将住地定名武曲。又因住处下方是平垟,后又叫下洋,沿用至今。因重名,1982年恢复原名武曲。…[详细]
区划代码:~24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南有一条坑,坑中有个自然土墩,上尖下大,形状像塔,故名塔坑。…[详细]
区划代码:~24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村处山后,村民大部姓林,取名后林。因重名,1982年更名为茂林,含有树茂林深,风景幽雅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5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辞海》释,岑,小而高的山口。西岑村,因位于一座海拔60多米小山西面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山场《柯氏宗谱》记载,唐朝柯氏始祖仁权公由福建莆田迁住来此,见该地虽僻处海隅,但层峦葱翠上出云霄,两水双环,中间平坦,故取名山场。…[详细]
区划代码:~25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有五个小村组成,群众喻为五支屋柱,故名五小柱。…[详细]
区划代码:~25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当地《翟氏宗谱》载:宋朝翟氏,从临海章安迁居此岙,因岙里有五座小山,好似梅花,取名梅岙。…[详细]
区划代码:~26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民国《临海县志》载,在花桥镇东南十八里,有一大雄山。以村居大雄山之东,称小雄。据清咸丰年间曾作文立碑于当街为证。…[详细]
区划代码:~26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以桥头片村名命名,因重名,1982年以片村所在地的庙峙山,更名为庙峙。…[详细]
区划代码:~26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祖先柯氏从吴都中宅迁居大坑里,后转迁于此,已十三代。因地处浦坝港南岸,村以港得名。清名铺坝。…[详细]
一、村情概况 蜍下村位于浦坝港镇小雄办事处东北方向,村民658户,2238人;耕地1190亩,林地5704亩,水产养殖5000亩;村集体固定资产10…[详细]
区划代码:~27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村东的山坑边上茂林修竹,郁郁葱葱,景色幽雅异常,祖先定居后,即取名坑林。…[详细]
区划代码:~27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此山里原有五头狮犭至,称“五犭至岙“,后演化为五支岙。…[详细]
区划代码:~27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当地《林氏宗谱》记载,唐代福州教谕林相庆,在黄巢起义时,航海迁至塘岭居住,三代后继迁到此。因其地环山带海,泗水淋漓,有东山水之溉,取名泗淋。…[详细]
区划代码:~28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宗谱载,宋朝始祖从福建移居到此,因村旁有鹤山,鹤山南麓有一古井,故名鹤井。…[详细]
区划代码:~28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庄沿河旁而建,聚落呈长条状,故名长浦庄。古名谢浦庄(始由谢姓人居住)。…[详细]
区划代码:~28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在唐末黄巢起义时,福建人迁此定居。村以桃峙岭命名。后简化为桃峙。…[详细]
区划代码:~28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原系一片海涂,经泗淋人民围垦,移民定居后,取名泗淋塘村。…[详细]
区划代码:~28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位于开口岩山东南麓。相传始祖原迁住在一个略呈黄色的土墩旁,取名黄墩。后以该岙原濒大海,古人曾在此设过船埠,改名埠岙,后又演变为蒲岙。…[详细]
区划代码:~28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明朝中期,有几家金姓人,从临海中城迁此定居,以村前丁公峙山命名,后因金姓人居住,故金家峙。…[详细]
区划代码:~28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古代此地原是船泊停靠道头,因村居道头下方,故名下道头。…[详细]
区划代码:~28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原是搭船埠头,当地人惯称道头。因村处道头上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9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朝时,此地是一片海滩,因地势较低,定居后,取名洋底。…[详细]
区划代码:~3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村民永世和睦相处,平安稳定。清属临海县承恩乡十九都,后改属承恩乡黄荆坛庄。民国属澧浦乡。1949年解放后属浬浦乡。1950年5月从浬浦乡分设三岩乡…[详细]
区划代码:~3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山里村、山上村、里宅村三村村民都姓程,为同宗裔孙,故名程家。…[详细]
区划代码:~3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观海语出《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比喻视野或见识广大。原草头村、木杓村、金岙村…[详细]
区划代码:~3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庄背山靠海,村民世世代代以海为生,是典型的渔家,又因地处海边山岙,故名渔家岙。…[详细]
区划代码:~3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岙底方村、埠头村村民都姓方,故名。清属临海县保乐乡二十二都,后改属保乐乡梅岙庄。民国及1949年解放后均属山场乡。1953年4月埠头由山场乡划出,属…[详细]
区划代码:~3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滩头村、南山村两村合并,保留原两村村名各一字,故名滩南。…[详细]
区划代码:~3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原长田村、金家岙村、张司岙村三村各一字组成,故名。谐音金丝田,寓义田长金丝,村庄兴旺。…[详细]
区划代码:~3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原东湾村、高湖村二村各一字组成,1961年10月二村曾合并建立建高东大队,故名。也是沿用历史地名。…[详细]
区划代码:~3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官塘村、王沙村村民主要以方姓与罗姓为主,取二村姓氏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3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位于长大山南麓,故名。清代地属临海县山场庄。民国及1949年解放后属山场乡。1955年成立金家山、下塘屋初级社,上董成立胜利、和平、建设3个初级社。…[详细]
区划代码:~3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寓意新村历史传承源自原毛、石两村,源远流长,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3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头郭村、山下村、下港村、庄王村四村,原同属山王港大队,名称取各村一字组成,沿用老地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4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沿海工业城社区是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浦坝港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著名教育家——林迪生林迪生(1903——1997),原名林攸绵,泗淋乡泗淋村人。林迪生于1926年在上海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组织委派,到宁海、临海、仙居等地建立党组织,开展农-动。1929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