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

地名:七拱镇隶属阳山县
行政代码:441823105代码前6位:441823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63 邮政编码:511500
车牌代码:粤R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1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3.84万人
人口密度:17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古时该地的水塘边常有犀牛出没,故称犀牛塘。清道光八年(1828)建有七个拱的桥,故改名为七拱,沿用至今。

荣誉排行:

2024年3月,七拱镇被命名为2024年广东省卫生乡镇

2024年11月,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公布,七拱镇入选。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七拱镇(丝苗米)榜上有名。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认定七拱镇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丝苗米)。

2024年8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二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七拱镇榜上有名(丝苗米)。

2024年7月,七拱镇入选2024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基本介绍:

阳山县辖镇。民国时称七拱区,后改第三区。建国初,仍为第三区,1952年改七拱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3.2万,为县主要侨乡。国道107线和省道1956线纵横过境。辖七拱、新岗、草陂、芙蓉、潭村、和平、联坑、冷饭坑、火岗、塘坪、佳礼、西路、合上13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陶瓷、铸造、电力、建材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蚕桑,特产七拱优质米。繁育优质淡水鱼苗。

文化旅游:

学发公祠

学发公祠位于广东省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距四驱车场3公里,背山面水、座南朝北,由爱国华侨朱海均先生为纪念其先父朱学发而建造。因其外形酷似拉萨布达拉宫以及“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故而

历史沿革:

七拱古称犀牛塘,明清年间称通三里,后称通儒乡。

清乾隆年间始设七拱司。

民国三年(1914年),称七拱区。

辖七拱、新圩、杜步、东山、太平、白莲、杨梅等地方。

民国十七年(1928年),称三区。

1952年,改称七区。

1957年,撤区并乡,称七拱乡。

1958年9月,成立七拱公社,辖太平、杜步、新圩、白莲、杨梅等地。

1959年10月,太平、白莲、杨梅、杜步从七拱分出。

1961年,新圩又从七拱公社分出。

1983

+查看详细七拱镇历史沿革>>

韩愈纪念馆
七拱街社区

七拱街社区地处七拱镇通儒大道,距圩镇约1公里,现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班子具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精神,工作有合力、有战斗力,想方设…[详细]

七拱村

七拱村地处七拱镇圩镇中心。人口6430人,耕地面积2400亩。七拱村委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辖44条自然村,为:拱桥、…[详细]

芙蓉村

芙蓉村,位于七拱镇西南部,地势比较平坦,距圩镇约1.5公里,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交通便利。人口4530人,现辖40个村小组,分别为芙一、芙二、芙三、…[详细]

潭村村

潭村村地处七拱镇东南部,距圩镇约2.5公里。人口2126人,耕地面积1687亩。潭村村委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耕地广阔平坦,土壤肥沃。集体年纯收入3万元…[详细]

和平村

和平村,地处七拱镇南部,距圩镇约7公里,县道经S114线贯穿全村南北,交通便利。户籍人口4466人,现辖17个村民小组:新城、黄屋、石根洛、禾仓垌、田…[详细]

火岗村

火岗村,地处七拱镇东部,距圩镇约5公里,人口3966人,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交通便利。近年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乡风纯朴、社会稳定,村容村貌有了…[详细]

塘坪村

紧靠七拱镇政府办公驻地,距圩镇约0.5公里,省道S114线与112线贯穿其中。人口6147人,集体收入较为固定的收入项目是:集体土地出租。塘坪村天然硅…[详细]

西路村

西路村地处七拱镇西部,距圩镇约6.5公里,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耕地面积2150亩。人口4091人,集体收入较为固定的收入项目为电…[详细]

合上村

合上村,地处七拱镇西北部的边远山区,距圩镇约13公里,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交通便利。户籍人口2561人,现辖23个村民小组:寨孔、上寨、隔江、成功坑…[详细]

岩口村

岩口村地处新圩下游,距圩镇约8公里,现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交通方便,地势平坦。人口3060人,村集体经济主要为电站分红,村民致富渠道主要有种养。20…[详细]

新圩村

新圩村地处阳山县城南部,距圩镇约4.5公里,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整个村分山区片和平原片。人口4414人,集体收入较为固定的收入项目是:房屋租赁、税收…[详细]

隔坑村

隔坑村,位于七拱镇北部,距圩镇约6公里,交通便利,S114国道贯穿全村,耕地总面积2293亩。现有人口4790人,辖29个村小组,分别为樟坪1队、樟坪…[详细]

桂花村

桂花村,地处七拱镇西北部的丘陵山区,距圩镇约10公里,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户籍人口2625人,现辖29个村民小组,分别为井边、湖洋、王屋、角冲、上邓…[详细]

三所村

距圩镇约5公里。人口1794人,村集体收入较为固定的收入项目是山场、电站,村民致富渠道主要有务工经商。三所村地质好,土地肥沃,矿物质资源丰富。三所村是…[详细]

龙脊村

距圩镇约5公里。人口2424人,集体收入较为固定的收入项目是种养,村民致富渠道主要有种养。龙脊村地质好,土地肥沃,矿物质资源丰富。现辖21个村民小组:…[详细]

石角村

地处七拱镇西北部,距圩镇约3公里,现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人口5447人,村集体经济主要为电站分红,村民致富渠道主要有种养。石角村…[详细]

龙虎坑村

龙虎坑村,位于七拱镇东南部,距圩镇约15公里,清连高速七拱出口设于龙虎坑村。户籍人口2412人,现辖16个村民小组:冷一、冷二、冷三、冷四、冷五、冷六…[详细]

西连村

西连村地处七拱镇北面,距圩镇约5公里,现已铺设水泥硬底化公路,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人口3674人,集体收入较为固定的收入项目是县扶贫电站分红,村民致富…[详细]

七拱镇名人

何昌期

何昌期,字伯唐(一作伯泰),号阳严(一作阳山),阳山铜台人(一说连州人)。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6年)应征入郭子仪朔方军。在平定安禄山叛乱中战功卓著,被朝廷升为千牛卫上将军,封宁国伯。唐贞元年初(78

郑士超

郑士超(1755—1808),字卓仁,号贯亭,广东阳山县通儒杨梅坑(今七拱镇)人。祖籍福建,徙居台湾,后迁阳山。清乾隆二十年(1755)八月,生于台湾府淡水。乾隆三十二(1767),随祖父迁大陆广东阳


以下地名与七拱镇面积相当:
到七拱镇必去著名景点

七拱镇相关名人

七拱镇特产与美食
七拱镇民俗文化
阳山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