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青莲古称青龙(旧志:青龙镇在县东35里),明、清时期,属尝岁乡。传说因青莲镇地处连江与岭背河交汇处,盛产莲藕,得名青莲。

以江口、英阳两地名各取一字,故名江英。

杜步镇传说古时候一杜姓船翁在此设渡,方便七拱水口两岸乡民往来及商品交易,乡民陆续徙居此地,安居乐业,故得名杜步。

古时该地的水塘边常有犀牛出没,故称犀牛塘。清道光八年(1828)建有七个拱的桥,故改名为七拱,沿用至今。

太平镇相传古为莲塘圩,明嘉靖元年(1522年)因地壳下沉而迁址,为求平安吉祥而取名太平。

该镇盛产杨梅果,故名。

因镇区建在山前宽阔的崀坪上,故名。

因小江圩在县西小江口。新中国成立前是北运食盐到连州、湖南等地的中转口岸。原名小江口,新中国成立后改今名。

因圩址四周有山岭而得名岭背。

黄坌镇传说古时境内王村坑出了个“草寇王”,死后埋了三个坟。后来这个地方因而兴旺起来,成为一个圩,称王坟圩。后取谐音变为黄坌圩。

因圩建在两河汇合处,地形轮廓似犁头,故名犁头埠。后谐音称黎埠。

因是阳山县县城,故名阳城。

秤架,传说古时商人在圩埠榕树下使用杆秤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