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樟洞坑村 | 隶属:派潭镇 |
行政代码:440118105229 | 代码前6位:440118 |
行政区域:广东省 |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0 | 邮政编码:510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粤A | 行政级别:村 |
因村建于樟树坑边,故名。
2024年8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首批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名单,樟洞坑村榜上有名(荔枝)。
樟洞坑村位于增城市派潭镇北部山区,四面青山绿水,环境优美。全村水田面积1407亩,山地面积1.3万亩(其中种植荔枝、红柿面积达6000多亩)。该村辖10个合作社,共433户2387人。村党支部有党员54人,村“两委”干部6人。2009年,村集体收入11500元,农民人均收入为3500元。
樟洞坑村具有悠久的荔枝种植历史。荔枝的品种基本为优良的桂味。与其他的地方荔枝相比较味道具有明显的区别。这里的荔枝外壳鲜红,果头大,肉厚核小、爽口,味道鲜甜,吃后回味时间长。这都得益于该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情况。樟洞坑位于增城市的最北部的山区。属于高山地形,四面环山,形成一个小盆地的地貌,气候
解放初期属派北乡第八村。
1952年土改时划分为樟洞坑乡。
1957年农业合作化成立樟洞坑高级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樟洞坑大队。
1983年11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樟洞坑乡。
1987年1月,撤区改镇,撤乡改村,称樟洞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
樟洞坑村附近有增城白水寨、何仙姑景区、增江画廊、增城博物馆、增城广场、小楼人家等旅游景点,有“增城挂绿”荔枝、迟菜心、增城丝苗米、增城荔枝、派潭凉粉草、增城乌榄等特产,有广州榄雕工艺、增城貔貅舞、增城麻车火狗、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畲族拜祖公图、广州客家山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