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http://www.xkfenlei.com/guangxi/longanxian_dingdangzhen.html",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丁当镇

地名:丁当镇隶属隆安县
行政代码:450123105代码前6位:450123
行政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长途区号:0771 邮政编码:530000
车牌代码:桂A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267.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2.63万人
人口密度:9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丁当镇原名登昌圩。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登昌圩建一座庙,名“石马庙”,庙内挂一大钟,每当庙祝打钟时,钟声“叮当叮当”响,非常洪亮,人们遂将登昌圩改名为“叮嗜圩”。后人又以圩上人们吵架多,“叮噶”二字皆有“口”,于是将“叮嗜”改为“可珰”,以“王”镇“口”。后纷争仍不减。人们认为“到珰”二字不宜取“王”旁。1979年地名普查时,把“珂珰”改为“丁当”。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丁当镇人口数量为2.63万人,位列隆安县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位。

2024年12月,丁当镇上榜广西2024年度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名单。

基本介绍:

丁当镇是广西隆安县所辖的一个乡镇,位于隆安县的东部,东北与南宁市武鸣县的锣圩镇和玉泉乡相邻,南与南宁市郊的那龙镇相接,西南、西北分别与本县的那桐镇、城厢镇及敏阳乡相连,镇境呈葫芦形,总面积267.5平方公里,为隆安县面积最大的镇。下辖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共99个自然屯,202个村民小组。2002年末全镇总人口33049人,在壮、汉、瑶、三个民族共居,其中壮族占95%。耕地总面积12万多亩,其中水田1.13万亩,旱地10.9万亩。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甘蔗、木薯、花生、红瓜子、水稻、玉米、瓜果、蔬菜等。其中糖蔗生产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文化旅游:

鲤鱼坡遗址

鲤鱼坡遗址位于隆安县丁当镇俭安村更也屯鲤鱼坡,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迹。2024年,鲤鱼坡遗址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0年2月,丁当乡属隆安县第四区。

1959年6月,丁当乡改为丁当公社。

1962年9月,丁当公社改为丁当区。

1969年1月,丁当区改复为丁当公社。

1984年9月,丁当公社撤改为丁当乡。

1996年2月,丁当乡改设丁当镇。

大龙湖
丁当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丁当圩原名登昌圩,传清乾隆五年(1740)由劳登昌先摆摊设店,后渐成圩集,故名。道光十四年(1834),当地建有一庙,庙内大钟常叮当作响,“登昌圩”慢…[详细]

俭安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百俭、永安2村合设,各取一字而得名的村;…[详细]

英敏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培英、岑敏2村合置英敏村,各取一字为名。…[详细]

定坤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新定,布坤两村各取一字而得名。“定”指新定村;“坤”指布坤村;…[详细]

华岳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岜华、敢岳两村合置华岳村,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乔联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成立乡公所时,所址设在陇乔村,且由几个自然屯连片而成,故取名“乔联乡”。…[详细]

红阳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即称“古阳乡”,是以当时正副乡长所居村屯(古鲁、敢阳)各取一字合称为“古阳”。…[详细]

保湾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新定、布坤2村合置定坤村,各取一字得名。“保”指保安屯;“湾”指驮湾屯;…[详细]

白马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清嘉庆十七年(1812)始建白马圩,因居民多为山东白马迁来,故名。…[详细]

联合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曲流、那加、四方三个自然屯连片联合而成的村;…[详细]

森岭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时岜森、横岭两个村合置森岭村,各取一字得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丁当镇面积相当:
到丁当镇必去著名景点

丁当镇相关名人

丁当镇特产与美食
丁当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