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花江镇 | 隶属:关岭县 |
行政代码:520424110 | 代码前6位:520424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1 | 邮政编码:561000 |
车牌代码:贵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0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2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28个行政村 |
花江镇因北盘江奔流咆哮,水花四溅,故称花江。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158.4平方公里。人口3.7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29.7%。辖4居委会、25村委会。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置募役长官司。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改名募役巡检司。1914年为募役分县治所。1916年为关岭县治。1949年为花江镇。1950年县人民政府迁关索镇。1958年撤镇建公社。1961年析建花江、文山、厂上、洛烘公社。1984年复置花江镇,其余3公社改设乡。1991年文山、厂上、洛烘3乡并入花江镇。产桃、李等水果。有煤矿。有中小学23所。镇人民政府驻地花江,在关索镇南22公里,象鼻岭西部山间盆地中。人口 6 000,有汉、黎、布依等民族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花江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文化旅游:
花江大峡谷,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地处安顺、黔西南两市州三县交界,位于关岭县花江镇,居北盘江中段,是北盘江流域最雄奇壮美的一段,被誉为地球裂缝·世界奇景、醉美大峡谷。毗邻5A级国家景区黄果树
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立募役长官司。
1963年,改花江镇。
1984年2月,改花江区。
1992年11月,设花江镇。
2024年,撤销板贵乡,并入花江镇。
中山社区位于花江镇集镇中心,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2300人,550户。由于中山社区地处集镇中心地带,因此,商业,服务业,加工业相当集中,所带来的附加值…[详细]
和谐社区地处花江镇集镇中心,约580户2350人。无耕地。主要居住有汉、苗、黎等民族。社区没有其它方面的经济收入,办公地点比较狭窄。和谐社区有一个远程…[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位于富康大道旁边,而得名富康社区。成立于2024年8月,属花江镇管辖。…[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异地扶贫搬迁,寓意营造一个幸福温馨的环境,起名幸福。…[详细]
和平村位于花江镇中部,全村1320人,320户,耕地面积320亩。 --人口总数:1320人 农业人口:1320人 非…[详细]
1、自然条件:永睦村座落在离210公路8公里的高山坝子之中,耕地面积984亩,宜林果山地100亩。 2、人口状况:总人口1826人,总户数449…[详细]
厂上村位于花江镇北面,全村807户,3400人,耕地面积1980亩,地多田少,土地肥沃。 --人口总数:3400人 农业人口:3…[详细]
下石村位于花江镇南部,距210省道4公里,东面与板贵乡、北面与花江镇戈林村、文山村,西面与花江镇五里村相接。全村总耕地面积为水田687.23亩,旱地为…[详细]
1、自然条件:五里村座落在离210公路4公里的高山坝子之中,耕地面积1215亩,宜林果山地200亩。 2、人口状况:总人口4380人,总户数54…[详细]
文山村地处花江镇东南面,距镇政府3公里,全村共有2200人,500户,耕地面积2332亩。人口主要由汉,苗等民族组成。 --人口总数:2…[详细]
云庄村位于花江镇西南面,与文山村,五里村,新桥村及普利乡相接。全村2262人530户,居住有汉,布依,苗等民族,草源丰富,适于发展种植和养殖业。 …[详细]
1、自然条件:前锋村座落在离210公路6公里的高山坝子之中,耕地面积991亩,宜林果山地50亩。 2、人口状况:总人口1158人,总户数282户…[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原名“大院”,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时改名“大园”。2024年9月并村中戈林村与大元村合并,合并后命名为元林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村所在地后山岩石如象钟,故名“金钟”。2024年9月并村中金钟村与蚂蝗村合并,合并后命名为凉井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时,此寨与附近十个村联合反抗土司统治,取得胜利,时称“马十寨”,后演变为“雅石”,即雅石村和胜利村并村后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所在地传说从前一有钱人在此修有石穴避难享乐,故名“享乐”。文革中因有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含义改为“灭资”,文革后恢复“享乐”,2024年9月并村中享乐村…[详细]
1、自然条件:下哨村座落在离210公路18公里的高山坝子之中,耕地面积585亩,宜林果山地200亩。 2、人口状况:总人口996人,总户数226…[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所在地“弄袍”系布依族的音译,“弄”是箐林,“袍”是苦竹,“弄袍即是大片的苦竹林。布依族先民迁居此地时,一片茫茫的原始森林,故名弄袍。2024年9月并…[详细]
锡厂村位于花江镇东部,距镇政府3.5公里,居住有汉,苗等民族,全村共402户1716人,8个组。 --人口总数:1716人 农业…[详细]
解放村位于花江镇集镇中心,距镇政府1公里,全村共192户,1170人,耕地面积290亩。 --人口总数:1170人 农业人口:1…[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所在地因村寨位于平缓的大山草坝,故名坝山。…[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所在地因该自然村座落于田坝子中,故名“田坝”。…[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所在地驻地山坡似蝉蛾展翅,故名坡蝉。1950年属关岭县人民政府三区花江区公所管辖;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成为生产大队,1984年3月,撤人民公社建…[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有制陶白泥,故名“白泥”。1950年属关岭县人民政府二区花江区公所管辖;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成为生产大队,1984年3月,撤人民公社建乡镇制…[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寨居住在高处,故名“高寨”。1950年属关岭县人民政府三区花江区公所管辖;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成为生产大队,1958年12月关岭县与镇宁县合并…[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在解放前期,土匪常年到村来抢劫,而农户拿自家的粮食,物品等都躲起来,土匪找不到,就立名为“躲得”,1953年设立期间,另起名为“躲得”的谐音“多…[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以驻花嘎自然村命名。1950年属关岭县人民政府三区花江区公所管辖;1958年板贵和坡蝉合并为花嘎公社,实现人民公社化成为生产大队,1984年3…[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地势平坦,故名“平寨”。1950年属关岭县人民政府三区花江区公所管辖;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成为生产大队,1958年12月关岭县与镇宁县合并为…[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花江大峡谷而故名。1950年属关岭县人民政府三区花江区公所管辖;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成为生产大队,1958年12月关岭县与镇宁县合并为镇宁…[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所在地从前该地修有一座学校,造型别致,在村里人看来,似宫殿一般,因是木结构故名“木宫”,后人为书写为木工。…[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太坪村是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花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民是解放后成立乡政府时,根据其地理位置较为集中而命名“中寨”,故名中寨。…[详细]
花江狗肉,贵州美食特产之一。出于贵州花江镇。俗话有“十月有个-春,花江狗肉胜人参”。原产于关岭县 花江镇的花江狗肉,制法本来就讲究,再加上狗肉本身所具有的滋补功效,使得人们趋之若骛,一尝为快。吃花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