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街道

地名:老城街道隶属红花岗区
行政代码:520302001代码前6位:520302
行政区域:贵州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长途区号:0851 邮政编码:563000
车牌代码:贵C行政级别:街道
人口数量:约3.67万人
下辖地区:7个社区
地名由来:

老城街道,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播州杨氏第十二代统治者杨轸将其治所从白锦堡迁于穆家川(今老城),为遵义建城之始,清代在老城东门之外隔湘江河建立新城,故有新、老城之称,老城名称沿用至今。

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
遵义会议纪念馆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基本介绍:

老城街道办事处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西北部,占地3.4平方公里,辖大兴路、红花岗、官井、南门、府后山、北门、纪念馆七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万余人。老城辖区是遵义市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遵义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在巍峨雄伟的凤凰山麓、蜿蜒流淌的湘江河边坐落着举世闻名的“遵义会议”会址、红军烈士陵园、红军总政治部、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等革命纪念地群体。碧云路、子尹路、步行街主要街道上汇聚了遵义市文化、小吃、商贸、宾馆、酒店等精品名家。宏大的遵义科技馆、凤凰山森林公园、凤凰山休闲广场、纪念广场、遵义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辖区内省级重点中、小学、幼儿园星罗棋布,社区服务设施功能齐全。建设文明社区

+查看详细老城街道概况>>

文化旅游: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在遵义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桥)东侧,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个部分。主楼为中西合璧,临街有八间铺面房,当年为房主经营酱醋

历史沿革:

南宋朝时期,老城街道境域建城。

明、清朝时期,城区范围逐渐扩大,南至碧云路、东至湘江沿岸、北至遵义宾馆后门、西至大龙山、老鸦山脊,行政建制有十卡、七党、二十坊。

1949年11月,遵义解放,设文化区。

1950年11月,撤区建街,老城为第一、第二、第三街。

1953年8月,成立老城街道。

1958年12月,改老城公社。

1959年4月,高桥、海龙2乡并入老城公社,改称红旗公社。

1960年5月,复为老城公社。

1

+查看详细老城街道历史沿革>>

遵义会议会址
大兴路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大兴路”指道路名。以大兴面粉厂得名,大兴面粉厂于1939年建,是当时贵州企业公司下属23个单位之一,为了运输方便,1940年由狮子桥到厂里修一条公路…[详细]

红花岗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红花冈是原遵义老城西南一座山峰,是老城天然屏障,山岭陡峭,景色秀美,有“红花晚风”,“红花夕照”之说。曾有人作诗赞道,“日出红花冈,月满湘江河”。19…[详细]

府后山社区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府”指遵义府;“后”指方位,后面;“山”指大龙山中段。南宋时播州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已经相当深入,据《府志·土官》、《府志·府署》、《府志·山川》关于锦…[详细]

南门社区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南门,原老城的南城门,通贵阳要道,明末遵义县时修建城墙开南门,清康熙(1711年)五十年间由知府赵光荣重修,解放后拆除,故名。…[详细]

纪念馆社区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纪念馆”指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后设立居委会时以此为名。…[详细]

北门社区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北”指方位,“门”指城门。明末建遵义县时,修城墙开北门,清朝咸丰(1852)二年已倒塌,由知县顾崑扬重修,光绪(1875)年间又由知县王正玺再次重修…[详细]

官井社区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千年古井“官井”而得名。“磨刀溪下官马井,一股洪水对城穿”,就是对现在依然水质清澈、甘甜可口、四季不竭的官井水的描述,故名。…[详细]


还有6个地名与老城街道同名:

查看全部7个老城街道>>

到老城街道必去著名景点

老城街道相关名人

老城街道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红花岗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