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山路街道 | 隶属:红花岗区 |
行政代码:520302007 | 代码前6位:520302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1 | 邮政编码:563000 |
车牌代码:贵C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2.3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4万人 |
人口密度:约731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 |
中山路街道,因辖区以中山路片区为主得名。
遵义市红花岗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系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地处中心城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内中华南路、新华路、中山路三条最为繁华的街道交汇于辖区中心,呈丁字形,故称丁字口。辖区背倚葱郁的凤凰山麓,面临秀丽的湘山河畔,总面积2.38平方公里。有四个社区居委会,98个居民小组,4个社区党总支部、1个办事处机关党支部、1个机关离退休党支部、3个非公经济党支部,常住户7260余户,27000余人,7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8个金融单位;有集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公园、旅游景点湘山寺庙等社区公共服务场所46处、学校3所。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社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区稳定。社区商
1961年,遵义市、县分置后,遵义市将中山北路公社分为中北路、长征、北关3公社。
1962年9月,中山北路公社分为中山北路、北大路2公社。
1965年11月22日,中山北路公社改中山北路街道。
1966年9月,中山北路街道更名遵义路街道。
1984年,遵义路街道划分为中山路、遵义路2街道。
1997年8月,遵义市撤市设区,中山路街道划归红花岗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清朝时期,该地有一口深井,周边百姓用井水种养豆芽食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新华桥”指桥梁。据《遵义府志》记载,明代平播时,在今新华桥址处有座平板桥,历史多次毁坏,解放后遵义市人民政府将其重修善后,更名为新华桥,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该地以前人们在洞前种了很多桃树,人们戏称这是桃树的源头,故以桃源洞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湘山寺”指寺庙名称。寺位于湘山之顶,明天顺五年(1461年)名大德护国寺,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辖区内有一天然的溶洞白杨洞,故名。白杨洞正名于1982年8月,当时做地名普查时正式命名为白杨洞,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指该地以前有一个岩洞,该社区建立岩洞口,故以岩口故命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