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鞍山社区 | 隶属:娄山关街道 |
行政代码:520322002006 | 代码前6位:520322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2 | 邮政编码:563200 |
城乡分类:镇中心区 | 分类代码:121 |
车牌代码:贵C | 行政级别:社区 |
境内有一山峰形似马鞍,是桐梓县城十景之一,影响深远,故借以命名。
安山村位于桐梓县城南面,距桐梓县城中心2-8公里,二一零国道、兰海高速、黔渝铁路、三零三省道贯穿全村,兰海高速桐梓站和桐梓汽车客运站坐落安山村,交通便捷。安山村属于喀斯特地貌,最高海拔1220米,最低海拔在930米,年平均温度21度,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生态良好,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是休闲避暑的旅游胜地。安山村现有10个村民组,5867人,行政区域面积8.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7.34亩。由汉族、苗族等民族组成,所辖马鞍山、高桥、高坎、凉水井、庞家湾、沙咀、沈家台、弯里头、金银坎、旧城等10个村民组。主要产业是农业和第三产业。名特产品为香菇。
--人口总数:5867人
1955年4月12日,设鞍山区;1984年5月,改置鞍山乡;1992年,改置鞍山村;2003年,由沙嘴村、鞍山村合并为鞍山村;2024年,改置鞍山社区。
鞍山社区附近有水银河大峡谷旅游景区、古夜郎漂流、桐梓小西湖、九坝镇上天池旅游景区、圆满贯景区、木瓜水银河等旅游景点,有桐梓黄牛、桐梓蜂蜜、桐梓方竹笋、桐梓魔芋、桐梓大芸豆、太白李子等特产,有高腔大山歌、桐梓苗族服饰、旺草竹编技艺、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仡佬族婚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