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楠木村 | 隶属:永安镇 |
行政代码:520330108204 | 代码前6位:520330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2 | 邮政编码:5646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贵C | 行政级别:村 |
传说,在古代的时候,境内有一棵旷世大楠木古树,树身分为两枝丫,但奇怪的是一丫开红花,一丫开蓝花,格外奇特。据说是此树已经成精,后幻化成人形不见了,只剩下一个楠木树桩,故名楠木台;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基本组织的编制,随着古籍中的记载,沿用此名。
2024年3月,楠木村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官梨)。
楠木村位于永安镇西面,辖19个组,幅员面积8.3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081亩,耕地面积2100亩,其中田900亩,土2100亩,1183户4815人,农村劳动力2174人,外出务工1498人,有0员85人,其中女党员6人。是楠木台、芭蕉坝、德胜、新溪四个小村合并而成(楠木台村在人民公社时期的1958年称为翻身大队,1981年更名为楠木台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相应改为楠木村,新溪村原属翻身大队,是1974年从翻身大队分出部分区域新建的前进大队,1981年更名为新溪大队,1984年改为新溪村。芭蕉坝村原名中心大队,1981年更名芭蕉坝大队,1984年改为芭蕉坝村)。合并后的楠木村村委会驻坪上(
成立于2003年。
1958年属楠木公社;1965年从仁怀县划入习水县;1984年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1992年撤区并乡建永安镇;2003年由木台、芭蕉坝、德胜、前进村合并为楠木村,名称沿用至今。
楠木村附近有四渡赤水纪念馆、丹霞谷旅游度假区、土城古镇、三岔河景区、赤水河谷旅游度假区、习水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有黔北麻羊、习水仙人掌、习水岩蜂蜜、习水麻羊、习水红茶、习水红稗等特产,有习水河灯节、赶苗场、旺草竹编技艺、酿醋技艺(赤水晒醋制作)、仡佬族婚俗等民俗文化。
习水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