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石布依族乡 | 隶属:修文县 |
行政代码:520123204 | 代码前6位:520123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1 | 邮政编码:550200 |
车牌代码:贵A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9.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731人 |
人口密度:约13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因乡人民政府驻地附近有一块极大的石板,故得名。
大石布依族乡位于修文县西北,距县城四十公里。东与息烽县石硐乡接壤,南与六广河毗邻,西与黔西县隔六广河相望,北与六桶乡连接,山多地少,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总面积49.9平方公里,辖15个村,78个村民组。主要居住有汉、布、苗、彝等民族,总户数3658户,人口13858人,其中少数民族3560人,占人口总数的25.69%(按民族分类:布依族2146人,苗族400人,彝族350人,蒙古族4人,回族1人,白族6人,土家族2人,水族1人。)。是修文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贵州省100个一类重点贫困乡之一。境内煤、硫铁矿、大理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的储量在1000万砘以上,硫铁矿储量在500
2024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大石布依族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春秋战国属牂牁。
唐、宋属功州地。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属四川行省六广等处蛮夷长管司。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属湖广行省六广等处蛮夷长。
明洪武五年(1372年),裁六广等处夷蛮长官司,乡境为水西管辖的于的则溪底飞(六户)地,由贵州宣慰使霭翠亲领。
明崇祯三年(1630年),属敷勇卫濯灵守御千户所。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敷勇卫置修文县,乡境属信顺里三甲。
民国初年,沿袭清制。
民国四年
大石村为大石乡政府所在地,东与岩湾村、新光村相接,南与高枧村、六广镇广义村接壤,西与大屯村相接邻,北与大寨村相连。全村辖小屯、对门寨、木踏石、街上、坡…[详细]
大屯村又名大屯民族风情村,在大石乡西面,东接大石村,西、南与黔西县隔六广河相望,北靠高山村、竹坪村,距乡政府5.5公里。全村辖三个村民组,总面积约2.…[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24年将联丰村、高枧村合并,各取一字而来。…[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大寨和红岩两村合并,两村各取一字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两村合并之意及地势特征得名,由高山和竹坪合并建立,且地势较高而平坦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回水和天桥合并建立,因村内有一片石林,故取名石林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24年将岩湾、联合和联江合并,三村合一,得名三合,意为三村合并而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