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群裕社区 | 隶属:牛场镇 |
行政代码:520524102003 | 代码前6位:520524 |
行政区域:贵州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57 | 邮政编码:552100 |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22 |
车牌代码:贵F | 行政级别:社区 |
早年建村时,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都很高,他们都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故借以命名为群裕村。
群裕村位于牛场镇西北面,1958年建群裕大队,1984年改村。辖17个村民组,其中牛场街上5个村民组。总农户823户2933人。面积4.5平方公里。
属集镇农村结合型,山地。307省道线上,交通便利、经济活跃,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牛场屯、牛昌桥、丁公俊墓。牛场屯古战场为清代丁宝祯屯练兵勇之地,地形十分险要。清代曾发生过官府与苗民起义军的多次争夺战,死伤无数。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牛昌古桥曾为307省道主要桥梁,现保存完好。丁公俊(丁宝祯曾祖父)墓位于拉路河。
织金县第七中学、牛场中心校、牛场卫生院、牛场粮食所等单位位于村内。
--人口总数:3052人农业人口:2912人非农业人
1952年隶属于牛场区;1958年成立群裕大队,属牛场公社管辖;1984年群裕大队改为群裕村,属牛场乡管辖;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岩寨、沙坝、李井、牛场、二坡、大麦合并成牛场镇,群裕村属牛场镇管辖。
2024年改为群裕居民委员会。
群裕社区附近有织金洞、织金关水利风景区、织金古建筑群、恐龙湖水利风景区、织金财神庙、织金大峡谷等旅游景点,有织金头花蓼、织金续断、织金竹荪、贵州织金农家土制烟熏腊肉、织金白鹅、织金发粑等特产,有蜡染技艺(织金苗族蜡染)、砂陶制作工艺、芦笙舞(滚山珠)、彝族撮泰吉、彝族服饰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