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东镇 | 隶属:博野县 |
行政代码:130637105 | 代码前6位:130637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车牌代码:冀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3.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66万人 |
人口密度:约61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据查,本村始建于东汉,故名。
博野县辖乡。1962年设城东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12公里。面积43.2平方公里,人口2万。博(野)望(都)、保(定)么(头)公路交会过境。辖城东、十里铺、岗子上、八里庄、小南祝、南旺、寺上、淤堤、里村、西许村、东伯章、小西章、大西章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工业以烧砖、空心板、食品加工为主。古迹有汉蠡吾县故城址,北魏时被滹沱河水所湮。
1957年,设城东乡。
1958年,并入安国县,属红星人民公社。
1962年,复归博野县,建为城东人民公社。
1983年,复置城东乡。
2024年1月,经河北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同意博野县撤销城东乡设立城东镇,以原城东乡行政区域为城东镇行政区域。
城东村位于城东镇中部,村内共1490多户,人口达3800余人,耕地面积5000余亩,村内以种植苗木为主。 …[详细]
大西章村位于城东镇南部,与安国市接壤。村内有1300余户,人口共计3900余人,耕地面积4600余亩,村内主要从事药材种植、奶牛养殖。 …[详细]
小西章位于城东镇东南部,村内有500余户,人口共计1500人,耕地面积1700余人,村内经济以药材种植、外出打工为主。 …[详细]
东伯章,保定博野战国古村落,抗战期间为察晋察冀军区炮兵旅一团驻地。据县志记载,建于战国,原名东摆渡,后改名东伯章。坐落在保衡线(S231)公路博野段城…[详细]
里村位于城东镇镇中部,紧邻博望路,村内有1000余户,人口共计2900余人,耕地面积5000余亩,村内支柱产业为苗木种植。城东镇里村中学坐落于该村。 …[详细]
西许村位于保定南40KM处,保衡公路和博野至望都的公路交叉处,村内有1300余户,人口共计2900余人,耕地面积达5000余亩,村内以种植苗木为主要产…[详细]
十里铺村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城东镇,位于博野县西北部,城东镇最北端。东与清苑区南段庄相邻,南和八里庄村接壤,西邻和北邻是清苑区的东王力村和罗家营村…[详细]
八里庄村位于博野县北部,毗邻保衡路,村内有800余户,人口共计2700余人,耕地面积达3000余亩,村内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苗木、瓜果蔬菜,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杜姓三户迁此建村而得名。原有与八里庄为一个行政村,1989分治。…[详细]
岗子上村位于保衡路城东镇辖区北部,村内有600余户,共1900余人,耕地面积1800亩,以种植业为主,村内苗木种植业产业发达,有大批苗木经纪人和苗木绿…[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于东汉,由河道变迁,晋时期村处漳河堤内,百姓筑堤防水。北魏年间,滹沱河水泛滥,环村之堤被淤平,村庄淹没。洪水过后,人们重建家园于堤上,故得名。…[详细]
寺上村属河北省博野县城东乡,地处冀中平原腹地,居保定市南部,为博野、安国(县级市)、清苑、望都、定州(县级市)五县交界处,总人口2000多人,人均耕地…[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南王,东汉时村庄建于汉帝近族男王陵墓之北而得名。后取人财两旺之意改称南旺。…[详细]
区划代码:~400,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西许村社区是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城东镇下辖的社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