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何桥乡 | 隶属:清苑区 |
行政代码:130608206 | 代码前6位:130608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2 | 邮政编码:071000 |
车牌代码:冀F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9万人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因乡政府驻地位于何桥村而得名。宋朝年间,保定知府招募流亡灾民,在此靠河定居建村,村人何氏在此建桥一座,以便交通往来,故取村名何桥。
何桥乡位于保定市东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具有300多年悠久历史的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地。以铜、锌、铝为主导产业,以铜锭、锌锭、铝锭和轴承保持架及碳酸锌、氧化锌、硫酸锌、硫酸铜为主要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产品均达到一级国家标准,质量优良,品牌齐全。
1953年建杨良庙、何桥乡。
1957年合并为何桥乡。
1958年8月建何桥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改建为何桥乡。
1996年1月,耿桥乡并入。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为方便交通,村人何氏修桥一座。为纪念此事,遂取庄名为何家桥,后简称何桥。…[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迁来“史”姓,在河上修桥一座,遂以桥冠姓氏取名史家桥。…[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苑氏在河上修桥一座,以桥冠姓氏“苑”,取庄名为苑家桥,后简称苑桥。…[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立村人为“杨”姓,取庄名杨村。建国初期沿袭村公所建制,属杨良庙乡管辖;1957年7月乡镇合并后,属何家桥乡管辖;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称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立村人为“梁”姓,取名梁家庄。后村内建庙一座,遂借此冠姓氏更名为梁庙。2024年10月,经保定市清苑区政府批准,因“良”字书写方便、寓意美好,便借谐…[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立村人为“郭”姓,取村名郭村。建国初期沿袭村公所建制,属杨良庙乡管辖;1957年7月乡镇合并后,属何家桥乡管辖;1958年8月建公社后,村公所改称生…[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姓氏取村名范村,郭氏由山西迁此定居并修桥一座,借此冠姓氏取名郭桥,两村毗连。1945年两村合并,取名范郭桥。…[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李、胡两家建两疃,并分别修桥一座,一名李家桥,一名胡家桥,两疃为一行政村,取名李胡桥。…[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立村人为“张”姓,又在河上修桥一座,借此冠以姓氏取村名张桥。…[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庄东北有小石桥一座,借此取村名石家桥。后因与北部邻村史家桥同音,为相区别,于1939年改名为石头桥。…[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建于两河夹岸之处,取名夹河村。明嘉靖十年,村内建玉皇庙一座,清朝末年借此改村名为玉皇庙。…[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立村当时,两河汇流这里,村民夹河而居,故取名夹河村(含今玉皇庙)。为通往来,耿氏曾修浮桥一座,号曰耿家桥,但遇暴雨骤至,悉为沉没,浮桥三修三毁,村民常…[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时此处地势低洼,且村中许氏户大人多,遂以地形冠其姓氏,取名为许家洼。…[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立村人为“杨”姓,且其所在同名村中的方位(居北),取村名为北杨家庄,后简称北杨庄。…[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立村人为“蔡”姓,取村名蔡家庄。清朝嘉庆年间,此处修桥一座,遂改名蔡家桥,后简称蔡桥。…[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建于两河夹岸之处,故取名夹河铺村。后于村北建一寺,明初村人刘树枝携家迁居寺北另建一村,取名夹河铺后村。自此,遂因寺南而改称夹河铺前村。1938年…[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建于两河夹岸之处,故取名夹河铺村。后于村北建一寺,明初村人刘树枝携家迁居寺北另建一村,取名夹河铺后村。自此,遂因寺南而改称夹河铺前村。1938年…[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立村人迁自夹河铺(今前铺),故取名夹河铺后村,1938年改名后夹河铺,1968年改称后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