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王家湾乡 | 隶属:宣化区 |
行政代码:130705205 | 代码前6位:130705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3 | 邮政编码:050000 |
车牌代码:冀G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2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00人 |
人口密度:约1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2个行政村 |
因乡人民政府驻王家湾村而得名。
王家湾乡位于宣化区最南端深山区,是革命老区,1996年1月由原南流水乡、傅家堡乡和王家湾乡合并而成,乡政府驻地距宣化城区62公里,东邻涿鹿,西连阳原,南接蔚县,北靠深井镇。全乡区域面积226.8平方公里,耕地31230亩,辖31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贫困村10个,非贫困村21个。全乡户籍人口3550户7119人,常住891户1679人。
王家湾乡历史悠久。地处泥河湾与黄帝城之间,灵山秀水,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有战国时期古城堡、北魏时期的像光洞、唐朝时期的清泉寺等历史古迹。物产丰富。境内物产丰富,盛产黄芩、柴胡、远志、知母、麻黄等几十种中草药材,极具经济价
文化旅游:
【地址】张家口市宣化区王家湾乡栗家湾村南500米【服务人口】54万人(2024年全区常住人口)【联系电话】13582630082【设施情况】宣化上谷民俗博物馆成立于2024年5月,至今坚持面
1949年,属宣化县一区。
1953年,分设王家湾、胡家、东坪、史家沟4个乡。
1956年,王家湾、胡家、东坪、史家沟4个乡合并为王家湾乡、东坪乡2个乡。
1958年,王家湾、东坪与南流水、傅家堡4乡合并成立王家湾公社。
1961年,分为王家湾、东坪、南流水、傅家堡4个公社。
1966年,东坪公社与王家湾公社合并,称王家湾公社。
1984年,由王家湾公社改为王家湾乡。
2024年,随宣化县划入宣化区。
王家湾村位于宣化县人民政府驻地西南偏南42公里处,系乡人民政府驻地。262户,807人,汉族。明以前建村。原名“河南庄”。清初直隶巡抚来清泉寺拜佛,询…[详细]
李家湾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北1.8公里处。167户,481人,汉族。明以前建村。李姓人最早来此依山傍水而居,渐成村落,故名。 村南为山地,褐土;村…[详细]
谢家湾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2公里处。105户,294人,汉族。明初,山东谢姓一户、县内东前所谢姓一户,先后来此山湾处定居,渐成村落,故名。村西南3.…[详细]
蔡岭子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南偏东1.5公里的高山上。地势东高西低。坡耕地581亩,系褐土。69户,125人,汉族。 唐初建清泉寺时,修庙人吃此村的菜…[详细]
胡家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北偏南6公里处,近桑干河南岸。 村南均山地,村北为桑干河南畔河湾地。栗钙土,耕地764亩。95户,235人,汉族。经济以农…[详细]
阎家村地近桑干河南岸,距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北偏南7.5公里处,南北皆为高山坡地,中部为河谷平地。系褐土,耕地678亩。93户,230口人。汉族。 明以…[详细]
郭家村地处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北偏南9.3公里处,在桑干河南岸,耕地 463亩。系褐土。74户,182人,汉族。 据传说明初郭姓人在河岸的大片石上建屋、…[详细]
赵家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北偏南4.7公里处。北为高山坡地,南为桑干河谷平地,系褐土。耕地463亩, 96户,270人,(含自然村小张家湾),汉族。 …[详细]
东坪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北1公里处。274户,736人,汉族。明代前建村。原于西崖底、西坪为一个村,因村址座落在大沙河流入桑干河的河口处,故名大沙河村…[详细]
西坪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北0.7公里处。253户,706人(含自然村西崖底),汉族。明以前建村。原于西崖底、东坪为一个村,位于大沙河流入桑干河的河口…[详细]
栗家湾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偏北2.8公里处。100户,280人,汉族。明初,山西栗姓人来此山湾定居,渐成村落,故名。 北部为山地,南部为桑干河北畔…[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塔院村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王家湾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张家洼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北偏东5.8公里处,山区,系栗钙土,耕地1170亩。41户,76人,汉族。 据查唐初有两户张姓来此开荒种地,因四面环山,当…[详细]
史家沟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北偏北5公里处,东临王家湾乡公路,有坡耕地1854亩。系栗钙和红粘土。135户,311人,汉族。 明初有三户姓史的来此开…[详细]
张家湾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北5.8公里处。山区,属栗钙黄粘土,耕地720亩。44户,86人。汉族。据说清初有张姓一户来此开荒种地,因住在小河湾上,故…[详细]
水磨沟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偏北6.5公里处,地势北高南低,属栗钙土,耕地1730亩。87户,216人。汉族。 据查唐初建清泉寺后,附近散居各户都移…[详细]
温家窑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北7公里处,地势南低北高。25户,68人,汉族。次村系北方各村去清泉寺必经之路。明代,温姓两户来此土崖下打窑定居,后成村落…[详细]
西孙梁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5公里处。耕地1030亩,为栗钙黄土。56户,125人,汉族。 明永乐初年山西孙姓来此定居,渐成村落,故名。农牧业经…[详细]
李家沟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3 公里处。耕地887亩,为栗钙黄土。81户,167人,汉族。 明永乐初年山西李姓来此立村,渐成村落,故名。农牧业经…[详细]
王家梁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0 公里处。耕地222亩,为栗钙土。42户,95人,汉族。明代建村,因王姓人最早来此定居,故名。农牧业经济,主要种植有…[详细]
孙家坪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南19 公里处。耕地940亩,为栗钙黄土。75户,137口人,汉族。 明永乐初年山西孙姓来此定居,渐成村落,因村址座落在…[详细]
东孙梁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正南15 公里处。耕地1321亩,为栗钙黄土。110户,260人,汉族。 明永乐初年山西孙姓来此山梁上建村,故名。农牧业经…[详细]
瓦玉沟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正南13公里处。耕地967亩,系栗钙黄土。58户,115人,汉族。 据查,明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榆树地下集合分迁到此立村…[详细]
殷家沟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南10公里处。耕地800亩,为栗钙沙土。 105户,183人,汉族。 据查,明永乐初年殷氏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开荒种地,…[详细]
柏树洼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南13公里处的山坡上。耕地1260亩,为栗钙黄土。125户,282口人,汉族。 明永乐初年山西人来此建村时,附近柏树很多…[详细]
翟家沟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17.5公里处。耕地1105亩,栗钙土。59户,124人,汉族。 据查明末(1632年)翟姓从山西逃荒来此,住杨家沟…[详细]
东堡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15公里,耕地1080亩,系栗钙土。105户,271人,汉族。 明代建村,东西两堡原为一个自然村。建村时傅姓居多,且村…[详细]
西堡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14.5公里,与东堡隔河相对。栗钙土,耕地770亩,104户,154人,汉族。 与东堡原为一个自然村。1958年分成两…[详细]
上河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16.5 公里处。耕地1408亩,栗钙土。96户,183口人,汉族。因地处黑水沟上游东岸,故名上河。 …[详细]
冯家梁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偏南20公里处。地处山腰当中,系栗钙土,坡耕地799亩。48户,105人,汉族。 明代冯姓人来此山梁定居,渐成村落,故名…[详细]
东涧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东南26公里处。为栗钙土,耕地1753亩。 81户,175人。汉族。 明初,郑、董两户从山西榆次县来此建村,因村南偏西有土丘…[详细]
西涧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正南16.8公里处。村西地势较平整,耕地2722亩,为栗钙土。98户,204人。汉族。 明朝,山西榆次县毛、冯两姓人来此定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