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阳城乡 | 隶属:永年区 |
行政代码:130408213 | 代码前6位:130408 |
行政区域:河北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10 | 邮政编码:057150 |
车牌代码:冀D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3.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36万人 |
人口密度:10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洺河原名南易水,因该村位于南易水之北,水北者为阳,故名易阳城。这里曾是赵国陪都,赵武灵王曾在此接见外国贵宾。赵灭亡后易阳城遂废。汉代为易阳县治,一直到隋朝易阳县改临洺县,县治移至临洺关。后来逐渐去掉了易字,直呼阳城。
2024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西阳城乡人口数量为2.36万人,位列永年区各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7位。
永年县辖乡。1953年建西阳城乡,1958年属永合会公社,1961年建西阳城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2公里。面积23.6平方公里,人口2.1万。辖东阳城、西阳城、南阳城、邓上、北阳城、代庄、通头、郝庄、邓底、西辛庄、尚庄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站、水泥厂、石灰厂、石料粉碎厂等。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
文化旅游:
代庄墓群为汉代古墓葬,位于永年县西阳城乡代庄村东和村东北。代庄墓群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后属六区所辖。
1953年建西阳城乡。
属于永合会区,1957年撤区并乡仍为西阳城乡。
1958年公社化时为永合会公社一部分。
1961年公社体制改变后分建西阳城公社。
1983年公社划乡时改为西阳城乡。
1996年撤区并乡,西阳城乡辖区未变。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洺河原名南易水,因该村位于南易水之北,水北者为阳,故名易阳城。这里曾是赵国陪都,赵武灵王曾在此接见外国贵宾。赵灭亡后易阳城遂废。汉代为易阳县治,一直到…[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阳城村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西阳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南阳城村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西阳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北阳城村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西阳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家谱记载:戴氏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迁此占产立庄,故命村名戴家庄,后简称戴庄。…[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通头村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西阳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村靠近洺河,因受山洪影响,明初将村庄向北搬迁,村名仍叫郝庄,以郝氏最早在此居住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古时候,从明山到阳城是一片湖水,叫澄湖,也叫马池湖。易阳城有九连王,据查,当时战国时期的赵灵王有一次坐船外出,船行湖中将佩带之剑掉入湖内,为了捞宝…[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邓底村是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西阳城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原村在洺河北岸附近,明洪武年间大水冲没村庄,村民又在距洺河较远的地方方重建家园,村名叫新庄,后来简写成辛庄。1981年10月,地名普查后,改名西…[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碑文记载:郭氏于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迁此占产立庄,因村庄建于高岭之上,故名上庄岭,简称上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