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陈青集镇

地名:陈青集镇隶属柘城县
行政代码:411424101代码前6位:411424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0 邮政编码:476000
车牌代码:豫N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26万人
人口密度:约59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传,唐建青堌堆寺,亦称青红寺。庙前逢露水集,后聚落成村,故称青堌堆寺。清初,陈鋀,敕封文林郎,平乡县知县,迁此定居,遂为村中望族,更名为陈青堌堆集,后称陈家集,简称陈集。

基本介绍:

该乡位於县东南8公里,永安沟右岸。东与洪恩乡为邻、南隔惠济河与鹿邑县境相望、西与张桥、邵园、梁庄乡接壤、北与大仵乡毗连,东北与起台乡以太平沟为界。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715亩。辖23个村委会,94个自然村,共9325户,42394人,均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陈青集。

乡名由来与沿革:相传,古进村西头土丘上有座庙,因此庙青瓦红门,即取名""青红寺""。

历史沿革:

明正德二年(1507)属聚流乡,清沿明制。

1913年属东南区。

1935年置第一区陈集联保。

1949年置第二区。

1958年置陈集公社。

1981年更名为陈青集公社。

1984年改陈青集乡。

2000年改陈青集镇。

柘城县 容湖生态旅游区
陈青集村

唐建青堌堆寺,亦称青红寺。庙前逢露水集,后聚落成村,称青堌堆寺。清代,陈鋀,自金镕,敕封文林郎,平乡县知县,迁此定居,遂为村中望族,更名陈青堌堆集,后…[详细]

王楼村

清康熙年间王宝凤、王宝树、王宝书三兄弟随父自今双河街道四所楼王分居至此,故名。…[详细]

大杨村

大杨村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陈青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曹庄村

清乾隆年间曹氏自今双河街道曹关庙迁此定居,子孙繁衍,聚落成村,故名。…[详细]

周位村

周位村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陈青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郭堂村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郭氏兄弟三人携妻子迁此定居,名郭庄。清康熙二年(1663)修建庙堂,更今名。…[详细]

扬楼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扬楼村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陈青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梁楼村

明永乐年间梁氏自山西移民至此,后建楼房,故名。…[详细]

毛堂村

元世祖中统初年,毛氏从河北逃荒至此建村,称毛庄。清代建毛家祠堂,后易今名。清光绪年间逢集会,亦称毛堂集。…[详细]

沈庄村

明代,沈氏建村称名。清代曹氏从今伯岗镇曹楼移居于此。后沈氏绝嗣,仍名。…[详细]

时堂村

清咸丰年间时氏自鹿邑县逃荒至此,后修祠堂,称时家堂,简称今名。…[详细]

王庄村

清嘉庆年间砖桥集孙氏富翁于此置地盖房,令佃户王氏居住,后成村落,故名。…[详细]

许大村

许大村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陈青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崔庄村

清代崔氏自鹿邑县城西北27千米崔堂迁此。…[详细]

谢庄村

清乾隆年间吕氏自本乡前吕关分居至此,名吕庄。后谢同举自鹿邑县陈尧迁入,人丁繁衍为村中望族,改今名。…[详细]

后徐王村

明洪武年间王氏兄弟二人自山西洪洞县移民至此建村。后有徐氏迁入,称徐王庄。清代徐氏村民南迁另建新村,易今名。…[详细]

王口村

元代龚氏建村,名龚家弯。明代,王氏迁入,明天启年间王氏在村南河上以扁舟摆渡为生,称王家渡口,简称今名。…[详细]

陈社村

陈社村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陈青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党庄村

清乾隆年间刘氏逃荒至此建村,称刘白腊园。清道光年间郑氏自今凤凰街道后郑楼迁入,更名小郑庄。清光绪年间党氏自鹿邑县党庄迁来,后为村中望族,易今名。…[详细]

砖桥村

砖桥村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陈青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吕关村

明崇祯年间,吕乾自今张桥乡前吕岗迁此建村,初名吕庄。后修关帝庙,称吕关庙。1950年村落向前后发展,以其居中,得今名。…[详细]

李集村

明永乐十一年(1413)张氏自今胡襄镇张庄迁此建村,称张庄。清咸丰末年,李甫自今城东三里孙庄来此开作坊,发迹后将村北四里朱楼之集市移此,遂称李家集,简…[详细]

梁湾村

《梁氏族谱》载:汉代梁氏于此建村。至晋,战争动乱,外迁他乡。明代,梁志刚归故土,重建村。以其靠河湾处,称梁家湾,简称今名。…[详细]

前园村

李方士、李方业兄弟于1935年自村北1里打油李分居于此,以种菜生,称南园,1958年更名至今。…[详细]

褚庄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褚庄村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陈青集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陈青集镇面积相当:
到陈青集镇必去著名景点

陈青集镇相关名人

陈青集镇特产与美食
陈青集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柘城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