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券桥镇

地名:券桥镇隶属方城县
行政代码:411322109代码前6位:4113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7 邮政编码:473000
车牌代码:豫R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71万人
人口密度:约27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传清初此处仅是居住十几户人家的小庄,因村西小河上筑有砖券小桥而得名。

基本介绍:

券桥乡在方城县境南部。因乡政府驻券桥街而得名。距县城13公里。南接社旗县、北靠城关镇,东边二郎庙乡,西邻清河,赵河两乡。面积100平方公里。是个县五个回族较多的乡镇之一。有耕地10.3万亩。 辖境地处平原,仅西部有漫岗和土包,多为黄土及黄沙土。潘河自北部营坊西入境南流,经13个村至下河东入社旗县境,境内流程23公里;清河自西北部金庄北入境南流,于券桥南曹楼西汇入潘 河,境内河段长16.5公里;礓石砬河自东南部窦店东入境南流,至小史庄东入社旗县境,境内河段长3.5公里,平时流量极小。

经济以农为主,产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烟、芝麻、花生等作物。为全县主要产粮区之一。部分村还实现了林网化。

+查看详细券桥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券桥镇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历史沿革:

明属孝义乡平台保。

清属平西里。

民国属券桥镇。

1949年属赭阳区。

1958年成立何庄公社。

1961年撤社并区,原何庄公社分为五个小社,即券桥、辛庄、唐庄、大营、凉亭。

同年原陌陂公社的埠口、好庄两个大队并入券桥。

1969年复何庄公社。

1983年何庄公社改为券桥公社。

1984年改设券桥乡。

2024年改置券桥镇,属方城县。

方城普严寺
券桥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初时券桥街只是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村西水沟上筑有一座砖券小桥,后随着迁居此地人口增多,商业兴起形成街道,故名。…[详细]

券新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建村较晚,且位于券桥村旁,而得名券新村。…[详细]

韩庙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初韩姓迁居于此后,曾在村西北角盖了一座小庙,故名。…[详细]

龙王庙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建村时,村东南有一座龙王庙,遂以庙名为村名,故名。…[详细]

龙庄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处为潘河故道,地势低洼,形似龙盘之地而得名;小龙庄,位于大龙庄西南侧,因和大龙庄对称且较小,故名。…[详细]

好庄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郝姓墓碑记载,村系清初郝姓所建,得名郝庄,后讹为好庄。…[详细]

埠口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西为潘河故道,曾是漯河至赊店古大道过河的渡口,并开有店铺。来往行人、客商多食宿于此,活像一个小商埠,故名。…[详细]

王台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初王姓首先来此定居,村址较高,故名。…[详细]

袁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袁姓最先在此建村定居,故名。清属裕州平西上里。民国属券桥镇。1949年属券桥乡,农业合作社时置永生高级社。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后属券桥分社贾庄大队…[详细]

大营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营坊余伯益暮碑载:清康熙七年(1668)募义伯黄公领兵移驻裕州,曾在此屯垦,为当时兵营所在地,而得名大营。…[详细]

小营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营坊余伯益暮碑载:清康熙七年(1668))募义伯黄公领兵移驻裕州,曾在此屯垦,为当时兵营所在地,而得名大营。1990年大营分村,另立小营村。…[详细]

录庄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时张自禄始居于此,遂以其名名村。清属裕州平西上里。民国时期属大清河镇。1949年属何庄区。农业合作化时,置“先锋”高级社。人民公社成立后,属大营管…[详细]

十二里河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西潘河行船时,因村距城东南下货台十二里,故名。…[详细]

土山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有土山,故名。清属裕州清新上里。民国属清河镇。1949年属何庄区土山乡。1956年属何庄区唐庄高级社。1958年成立土山大队,属何庄公社。19…[详细]

党桥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党姓迁来后,同时在小河东西各建一村,为了行走方便,在河上架了一座桥,河东为东党桥,河西为西党桥。…[详细]

马庄村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马姓先居,故名。清属裕州清新上里。民国属清河镇。1947年属何庄区土山乡。1956年属唐庄高级社。1958年成立马庄大队,属何庄公社(1982年更名…[详细]

河堰村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太宗李世民病故后,武则天篡位。当朝大臣西台御史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因对武则天篡位不满,武将其全家处斩。幸有三个儿子逃脱,其中三子逃至方城改名换姓,投在一…[详细]

岳庄村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余庄,系余姓先居而得名,因此村北是宋庄,南是郭滩,连起来是宋余郭(送鱼锅),群众认为不吉,1952年更名为岳庄。…[详细]

辛庄村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原辛姓人首先于此居住,后析出小辛庄,此庄故名大辛庄。小辛庄,因村庄位于大辛庄之北,建村晚且小,而得名。…[详细]

三间房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明初建村时只有三间房子,故名。清属裕州柳林下里。民国属清河镇。1949年属何庄区辛庄乡。1956年置辛庄高级社。1958年成立辛庄大队,属何庄公社。…[详细]

李许庄村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系许姓居住,后将产业转卖给李姓,故名。…[详细]

凤凰山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有一山形似凤凰,故名。清属裕州柳林下里。民国属清河镇。1949年属莫庄乡。1956年属何庄区“太阳升”高级社。1958年成立马岗大队,属何庄公社…[详细]

闻老庄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李老庄,后刘姓迁居村内,因繁衍较快,人口增多,更名刘老庄。清乾隆年间,闻姓又迁来定居,其后代闻元曾任广州营游击,因他在这一带除盗镇匪有功,人们为纪…[详细]

冯洼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冯姓始居,村处洼地,故名。清属裕州柳林上里。民国属券桥镇。1949年属莫庄乡。1956年属何庄区“太阳升”高级社。1958年成立许庄大队,属何庄公社…[详细]

沈营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随同募义伯黄公的一个姓沈的军官带兵在此屯田,逐渐聚落成村,故名。…[详细]

高庄村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高姓明初迁此建村,故名。清属裕州柳林上里。民国属券桥镇。1947年属沈营乡。1956年属何庄区“太阳升”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庄大队,属何庄公社。…[详细]


以下地名与券桥镇面积相当:
到券桥镇必去著名景点

券桥镇相关名人
券桥镇民俗文化
方城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