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集乡 | 隶属:鹿邑县 |
行政代码:411628207 | 代码前6位:411628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8万人 |
人口密度:约96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明洪武三年(1370),该村祖先从夏邑县桑顾集迁居到杨湖口乡秦楼,后又迁居到此地,因有晨集(原逢双日集,后改为一日一集),又因高姓居多,故名。
高集乡位于鹿邑县西北部,与商丘市柘城县接壤。南靠311国道,东临老沈线省道,许亳高速贯穿其中,境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高集乡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常年平均年气温14.7度,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和各种畜禽养殖。
全乡有23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为5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 4.8万人。
二、高集乡适合各种经济类型协调发展的几大优势
1、便利通达的交通网络 高集乡交通十分发达,东距老沈省道4公里,南距311国道9公里,许亳高速贯穿其中,境内现有各级公路26条,总里程为120公里,目前全乡公路密度已达46%,这样一个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我乡
2024年9月,高集乡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2024年9月,高集乡被确定为2024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2024年11月,高集乡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2024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清代属柳河镇。
1912年属柳河乡。
1949年属鹿邑县第十区(玄武区)柳河乡。
1956年属柳河中心乡。
1958年属玄武人民公社。
1961年属玄武区高集小公社。
1965年设高集人民公社。
1983年撤人民公社,改高集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高集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集乡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马炉社区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集乡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楼村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集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王氏家谱记载和王国昌介绍,春秋时期,老子曾多次来此地讲学,兴办学堂。老子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村西头盖一座庙宇,规模宏大,命名老君庙,每年的三月十五…[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氏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盖有一个大花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崔姓迁居此地并再此建庄,故名崔庄。1945年属护厢乡辛集。1949年属辛集区(鹿邑县第六区)。1956年属辛集中心乡。1958年属辛集人民公社华佗大…[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村庄内有党氏家族,南边有座桥,故称党桥。…[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王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居王大庙,后又迁居此地,此地有一座庙,由后大殿和三太山庙组成,故取名双堂。…[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地曾有菩萨庙、关帝庙、西廊坊,前后大殿共12间,规模之大,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前来烧香敬神,整日青烟缭绕,满园芬香,施大礼求神保佑,故名香施堂。…[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王氏由山西洪洞县枣林乡王屯村迁居此地,因本村找不到合适的名字,就按老家的名字命名了,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来村南有一条河,河岸上栽上了很多的柳树,取名为柳河,因本村在河的后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来村南有一条河,河岸上栽上了很多的柳树,取名为柳河,因本村在河的前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枣元村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高集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解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来此地居住并建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宋氏家族在此生活,且人口较多,后筑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樊姓居住此地,并在清水河上建造一座桥,得名樊桥。明末,李氏迁居樊桥,樊姓相继无人,李姓人口逐渐增多,仍用原名樊桥加上本姓李,得名为樊桥李。201…[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刘氏家族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而来,后有集市,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刘氏族人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此定居,因均为刘姓,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魏氏家族成员在此居住,并建立村庄,且开有客店,故名魏店。…[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孙氏家谱》记载,孙氏祖先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居此地,又因庄前有一大坑,而得名大河口。…[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丁氏族人自试量镇分居至此,村庄坐落在清水河北岸,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代,冯氏家族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居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许氏家族迁此定居,村南有一火神庙,许氏族人在庙西北角建有一阁楼,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