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崔庄乡 | 隶属:南召县 |
行政代码:411321310 | 代码前6位:41132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31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32万人 |
人口密度:约7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
明末崔姓建村,以姓氏得名。
南召县辖乡。1958年建崔庄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6.3公里。面积313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回龙沟、曹村、花坪、长龙岗、前河、李家庄、荆子河、王家庄、程家庄、鱼池、崔庄、小龙湾、张村、枣庄、马良、周湾、草庙、塔寺、寨坡、韩庄、粮食川、山坪、仓房、南坪、核桃树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丝毯加工、建筑、建材业为主。农业主产小麦、水稻、玉米,畜牧业发达。石人山南麓风景区有百尺潭、红岭奇山等近百处景点。
2024年9月,崔庄乡被确定为2025年度河南省”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文化旅游:
观岭遗址位于崔庄乡鱼池村南观岭寨之上。遗址为台状高地,呈长方形,东西宽220米,南北长630米,总面积约120000㎡。化层厚约8米,其中红陶约占40%,灰陶约占40%,彩陶约占20%。大体
白草岭遗址位于崔庄乡程家庄村西北500米。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3560平方米,从遗址暴露的陶片来看,红陶约占90%,钵形鼎、鼎足、红陶敛口钵
1948年分属李青店、马市坪两区。
1955年撤区,分设青山岸、崔庄、草庙3个中心乡。
1958年成立崔庄公社。
1984年改崔庄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回龙沟较闻名,故名。民国属李青店区。1949年属黑虎庙乡。1958年成立回龙沟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社改乡更名为回龙沟村民委员会,属崔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曹姓迁此建村,故名。民国年间属回龙沟保。1949年属青山崖乡。1956年属青山崖高级社。1958年成立曹村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改为曹村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村内一大户人家有一对大花瓶为众人喜爱,人称“花瓶”,后谐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村旁坡岗似长龙,故名。民国属李青店区崔庄保,1947年属李青店前河乡。1956年属青山崖乡。1957年属前河高级社,1958年为长龙岗大队,属崔庄公…[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早年秦姓在河边建村,时称秦河,后讹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李姓建村,故名。民国属杨老庄保。1947年属荆子河村。1952年属荆子河乡。1958年成立李家庄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社改乡后改称李家庄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有荆子河,故名。民国属杨老庄保。1947年属荆子河村。1952年属荆子河乡。1955年成立荆子河村高级社。1958年成立荆子河大队,属崔庄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王姓建村,称王家庄。后分为上王庄、下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内多为程姓,故名。1947年属王庄乡。1954年属张村乡。1958年成立程家庄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社改乡后更名为程家庄村民委员,崔庄乡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魚池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崔庄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崔姓建村,故名。明代末年建村。1947年属李青店区。1950年属崔庄乡。1956年属崔庄高级社。1958年属崔庄公社,为崔庄大队。1984年社改乡后属…[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居坡湾处,村旁有土岭似龙,故名。民国属罗坪保。1947年属李青店区。1958年成立小龙湾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社改乡后改名小龙湾村民委员会,属崔庄…[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张姓建村,故名。明代末年建村。民国属李青店区。1947年属张村中心乡。1958年成立张村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社改乡后改称张村村民委员会,属崔…[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村旁枣树多,故名。民国属张村保。1947年属张小村乡。1958年成立张村大队,属崔庄公社。1961年迁出,称枣庄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社改乡…[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汉代时王莽撵刘秀,路过此地时下马休息,得知王莽快赶到时,刘秀上马启程,因此而得名有上马良、中马良、下马良之称,后将其演义为马良村。…[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周姓建村,居河湾处,时称周湾庄。后分为上周湾、下周湾。…[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村旁盖一草庙,故名。1947年属马乔乡。1955年属马市坪乡。1958年成立草庙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社改乡后称名草庙村民委员会,属崔庄乡至…[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寺旁有塔,故名。1947年属草庙乡。1956年属草庙高级社。1958年成立塔寺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社改乡后更名为塔寺村民委员会,属崔庄乡…[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后坡上有寨,故名寨坡。明代徐姓建村。1947年属马市坪区。1956年属草庙高级社。1958年成立寨坡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改名为寨坡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韩姓建村,故名。清代末年建村。民国属李青店区。1947年属马市坪区。1956年属草庙高级社。1958年为韩庄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社改乡后更现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此地早年有尼姑庵,住一个姓梁的尼姑,名梁氏庵,因用字不雅,后改称今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居一山坡下的平坦处,故名。民国属李青店区王庄保。1947年属崔庄乡。1958年称养马坪大队,属崔庄公社。1982年因重名更名山坪大队。1984年改乡后…[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旁早年有仓房,故名。民国属王庄保。1947年属王庄乡。1953年属养马坪初级社。1958年成立仓房大队,属崔庄公社。1984年社改乡后称名仓房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区域内有大块平地,其东边有村名东坪,南边有村名南坪,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西20米处有一棵直径约1米的大核桃树,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