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江洛镇 | 隶属:徽县 |
行政代码:621227102 | 代码前6位:621227 |
行政区域:甘肃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39 | 邮政编码:746000 |
车牌代码:甘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12.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54万人 |
人口密度:约4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这地方属于交通要道、东可以进陕、南可以入川,俗称旱码头。困流经该地方的河为洛河,故取名江洛。
江洛镇地处国道316线与省道江武公路交汇处,历史上就是陇南北部地区物资集散地和徽县经济商贸重镇,有陇南“旱码头”之称。全镇面积31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3万亩,辖30个行政村,134个合作社,1个居委会,50多个镇属及驻镇单位,总人口2.2万人,其中镇区人口6200人。曾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镇”称号,综合实力名列陇南市“十强乡镇”之一。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特色立镇、企业强镇、三产活镇、小城镇兴镇”的总体方针,坚持抓了以铅锌为主的矿产品采选、以黄牛为主的草畜开发、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建设、以金银花为主的药材种植等几大特色产业,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放手发展非公经济
2024年7月,江洛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5年10月,江洛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清乾隆八年(1743年),始设江洛镇。
1949年后,设江洛区。
1958年,江洛区改为江洛公社。
1961年,设江洛区工委。
1965年,撤销江洛区工委,设江洛公社。
1983年12月,江洛公社改为江洛乡。
1985年6月,划归陇南地区,设江洛镇。
2004年7月,游龙乡并入江洛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滨河南路社区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江洛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滨河中路社区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江洛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滨河北路社区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江洛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地位于县城之内,以老街道为农贸市场,故村名为街市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在江洛乡镇的北部,是河流之上游,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古时该沟有驿站在此,故此得名店儿沟。…[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传说,江洛镇原名叫江洛坝,下寨村原名叫毛草街,由于江洛坝交通便利,南来北往的生意人较多,居住在茅草街从商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村落,又因位置在江洛…[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黄坝村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江洛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多为赵姓村民聚居,故此得名赵湾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势高寒,以岭分水为界,以南属本村管辖区,以北链接成县黄渚镇小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年间,本村属邱家寺,后来因邱家无后,张姓家族逐渐曾多,改村名为邱张门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赵姓人氏居多,村边有又河流经过,故称为赵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以刘姓村民聚居为主,故此得名刘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末时期因居住薛、徐、杨三家大户,有徐杨二坝之称,人民公社化前有沿河乡之称,后故命名徐杨村。…[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庄头流过一条小河,且河水非常清澈,因此命名为清河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多为殷姓村民聚居为主,故此得名殷家沟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很久以前,沿川还是一个无人区,曾有一对夫妇,人称严爷爷和严婆婆,从外地来到这里,转过几处山梁,忽见一大片开阔地带,山清水秀,一马平川,很适合人居住生…[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石头甚多,且地势平坦,故而得名石头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元末明初,江洛民间集资修建广佛寺,广佛寺修建完成后,用剩余的资金,在现李家寺修建了一座寺庙,当时起名剩钱寺,后李氏家族由四川移民,随改为李家寺,沿用至…[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王家居住此地,因沟深狭长,直通小岭梁,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说当时山上的石头像雨一样落下来,砸死了很多金兵,埋在沟口的金坑子沙河坝里,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唐朝女皇武则天和清朝乾隆皇帝均到过此处,因此起名游龙川。…[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建村时由于该地方都是马姓人氏,且建在河湾边,故取名“马湾”。…[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自古以来就称作立斗村,传说三皇五帝时,舜帝时,为定天下时辰,在此地定时,故称作立斗村。…[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地为当时最早建有村落、庄园之地,故此得名庄窠村。…[详细]
银杏又名白果,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其全身是宝,集食用、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等用途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地处陇南山区的徽县,由于气候、土壤等方面的原因,栽培银杏的历史十分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