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灌涨镇

地名:灌涨镇隶属内乡县
行政代码:411325108代码前6位:4113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77 邮政编码:473000
车牌代码:豫R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1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87万人
人口密度:约33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地处平川,西北稍高,每逢暴雨自西北方有数股洪水灌入,穿街而过,直入东小河,形似手掌,故名灌掌,后演为灌涨。

基本介绍:

灌涨镇位居内乡之东,西依县城,东望宛城,是内乡的“东大门”。下辖25个行政村,总人口5.4万人,312国道、灌二公路连接贯通,宁西铁路、宛坪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发展优势明显。通讯快捷,水电设施齐备。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政治安定团结

代码:411325108

2006年,辖25个村委会:陈营村、前湾村、杨营村、郭营村、屈营村、胡刘村、李营村、杨集村、刘营村、魏庄村、灌涨村、街北村、前马村、后马村、岗头村、水田村、周岗村、杨寨村、杨洼村、宋营村、杨岗村、前楼村、寺洼村、刘岗村、山底村、符冢村。

历史沿革:

明成化年间设灌涨保。

清末为灌涨联保,属杨集区。

1912年属内乡县东二区。

1931年属内乡县第七区。

1940年属内乡县杨集区。

1949年设灌涨乡。

1958年成立灌涨公社。

1958年更名杨集公社。

1962年复灌涨公社。

1984年改设灌涨乡。

1998年改置灌涨镇。

内乡县衙
陈营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明末陈姓由今城关镇黉学路迁此建庄,故名陈营。…[详细]

前湾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初部分阎姓从后湾村迁此,相对后湾,故名前湾。…[详细]

杨营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明代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故名1940年属杨集区杨营保。1949年属杨集区杨营乡。1962年为杨营大队,属灌涨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更名为杨营…[详细]

郭营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郭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故名。1949年属邓州市罗庄乡。1953年划归内乡后属杨集区吕营乡。1962年建郭营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更名为郭营村…[详细]

屈营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初屈姓由今邓州市屈庄迁此建庄,故名屈营。…[详细]

胡刘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清初,胡、刘二姓分别由山西洪洞县和王店镇刘观村迁此建庄,故名胡刘营。…[详细]

李营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初李姓由今镇平县李冲村迁此居住,故名。…[详细]

杨集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杨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始祖杨得春携带两个儿子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次子杨林居默河西岸杨湾村,长子杨树随父居此,因清代成集,故名杨集。…[详细]

刘营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初刘姓由今王店镇刘观村迁此建庄,故名刘营。…[详细]

魏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时魏姓居此,故名魏庄。1940年属杨集区灌涨铺保。1949年属杨集区灌涨乡。1962年成立魏庄大队,属灌涨公社。1984年更名为魏庄村民委员会,属…[详细]

灌涨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成化年间,收集流民在此设灌涨保,并置邮铺,故名灌涨铺。…[详细]

街北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清代刘、梁、马三姓居民迁此,因处灌涨铺街北,故名街北。…[详细]

前马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朝马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因村庄较大,本地人把分为前地、后地,故名前马。…[详细]

后马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初马姓由今王店镇前马沟村迁此建庄,相对前马,故名后马。…[详细]

岗头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明末樊姓由今马山口镇樊岗村迁此建庄,因地处岗坡尽头,故名岗头。…[详细]

水田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王姓由今王店镇王营村迁此,因此处原有水田一埂,故名水田。故名。…[详细]

周岗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雍正年间白、马、周三姓居此取名白马周;光绪年间因村内有一口井,井水清澈见底,名为玉泉岗;1953年更名为周岗至今。…[详细]

杨寨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初杨姓由杨岗村迁此建寨,故名杨寨。1949年属杨集区杨寨乡。1962年成立杨寨大队,属灌涨公社。1984年改设杨寨村民委员会,属灌涨乡。1992年乡…[详细]

杨洼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康熙年间杨姓由今灌涨镇杨岗村迁此,因村势低洼,故名杨洼。…[详细]

宋营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初宋姓由王店镇宋沟村迁此建庄,故名宋营。…[详细]

杨岗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姓迁此建村,因地处土岗,相对小杨岗,故名大杨岗。…[详细]

前楼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清乾隆年间齐姓由下齐岗村迁此,因村北有庙楼一座,相对后楼,故名前楼。…[详细]

寺洼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寺中、寺北之间,故名。1940年属杨集区寺洼保。1949年属杨集区寺洼乡。1962年成立寺洼大队,属灌涨公社。1984年更名为寺洼村民委员会,属灌涨乡…[详细]

刘岗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于土岗处建村,得名刘岗。…[详细]

山底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明末齐氏宗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村处山坡下,故名山底。…[详细]


以下地名与灌涨镇面积相当:
到灌涨镇必去著名景点

灌涨镇相关名人

灌涨镇特产与美食
灌涨镇民俗文化
内乡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