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湍东镇 | 隶属:内乡县 |
行政代码:411325104 | 代码前6位:41132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7 | 邮政编码:473000 |
车牌代码:豫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79万人 |
人口密度:约55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6个行政村 |
位于湍河东岸,故名。
湍东镇
代码:411325104
2006年,辖1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湍东居委会、江园村、盆窑村、下河村、东符营村、龙园村、张岗村、东王沟村、东王营村、谢楼村、红堰河村、董堂村、庞营村、北符营村、五里堡村、茶庵村、下洼村、屈庄村、庙岗村、周洼村、西王营村、赵沟村、花园村、清凉庙村、老牛铺村、龙头村、罗岗村。
文化旅游:
茶庵遗址为新石器时代,位于内乡县城北湍东镇茶庵村。东距湍河400米,西依螺狮河。整个遗址呈长方形,呈东南、西北走向,长500米,宽300米,总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约1米~10米,
明成化二十年(1484)为城保。
永历十二年(1658)为渚阳保。
1941年为城厢镇。
1949年改为城关区。
1955年设立城关中心乡。
1958年成立城关公社。
1971年更名城郊公社。
1984年改设城郊乡。
1994年改置湍东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位于湍河东岸,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江姓由江南迁此,以经营菜园为生,故名民国时期属城厢镇江园保。1949年建国后属城关区江园村。1958年成立江园大队,属城关公社。1984年更名为江园…[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居民开设窑场,以烧盆为业而得名。1980年分设盆窑大队。1984年为盆窑村民委员会,属城郊乡。1994年乡改置镇,盆窑村民委员会属湍东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因地处湍河下游而得名。民国属城厢镇东符营保。1949年属城关区盆窑乡。1958年为下河乡,属城关公社。1963年建江园大队。1970年从江园大队析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主居符姓,祖籍山东曲阜县人,于北宋时逃难迁此,位于镇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区域内有烈士陵园而得名,后改为今名。民国时期属城厢镇上坡保。1949年属城关区杨洼村。1958年为杨洼大队,属城关公社,后属城郊公社,因重名1982…[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主居张姓原姓郎,其始祖因避讳更姓张,于山东澥洲蛇动村迁此,因地处岗坡,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王姓明代从邓州市王坦庄迁此,因建村沟中,为区别村西300米处的西王沟,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主居王姓,据家谱记载,明代由今邓州市王坦庄迁此,处县城以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主居谢姓其始祖于明末由本县余关乡谢寨村迁此,因建楼房两座,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说村东古时有一小河水呈红色(混浊),修堰灌田,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主居董姓,其始祖于清代初期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建祠堂1座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主居庞姓,其始祖系三国时期名士庞德公的后裔,于明初由开封西华门迁此,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北符营村位于全村中央位置,故为北符营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距县城北五里,旧时设堡,故名五里堡。民国时期属赵店乡五里堡保。1948年属城关区茨园乡。1958年成立五里堡大队,属城关公社。1984年更名为五里堡…[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说清代李姓号十万曾在通鄂、陕古道搭庵赊茶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主居梁姓由盆窑村分居于此,因地势低洼,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明末主居屈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庄,故名屈庄。…[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处岗坡上建村,村旁有寺庙,故名。1949年属岞??赵沟村。1958年成立庙岗大队,属城关公社。1984年改设庙岗村民委员会,属城郊乡。…[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主居周姓清末由淅川县鹁鸪峪迁此,因地势低洼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主居王姓王元昌,清初有本镇东王营迁此,因村北山形如虎,虎头对村,曾称虎头王营。地处东王营西面,后名“西王营”。…[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主居赵姓由赵店乞讨到此,因建村沟内,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古时内乡有一知县于此营建花园数亩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时,有一小庙,清凉避暑,而得名清凉庙。…[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彭姓于元朝由内乡县城南迁此,尚姓、孙姓明初由今师岗镇曹营村委会迁入。传说宋名将岳飞(另有传宋名将杨七郎)用火牛阵击败金兵后,皇封此牛不得宰杀,死后埋此…[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地形地貌形似龙头,故名。民国时期属清泉乡老牛铺保。1949年建国后属岞??老牛铺村。1950年后属岞??老牛铺乡。195…[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据明代以前罗姓居住,因地处土岗而得名。民国时期属城厢镇堰庄保。1949年属城关区罗岗村。1950年后属城关区罗岗乡。1958年成立梁洼大队,属城关人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