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玉皇庙乡 | 隶属:平舆县 |
行政代码:411723205 | 代码前6位:4117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6 | 邮政编码:463000 |
车牌代码:豫Q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万人 |
人口密度:约70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明洪武年间,该地居民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认为路途遥远,能顺利的到达是老天爷的保佑,为了报答老天爷的恩德,就在此修了一座庙宇,用木头塑造了玉皇大帝的神像,起名曰"玉皇庙"。村以庙名。
平舆县辖乡。1977年建玉皇庙公社,1983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4万。北濒洪河。辖玉皇庙、余坡、学佃、范寨、郭李、郑营、梁楼、王楼、唐庄、大宋、东黄、曾庄、韩寨、大刘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预制、印刷、服装、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芝麻。
1950年设玉皇庙乡,属汝南县三区(射桥)。
1951年为玉皇庙乡,属平舆县平舆七区。
1956年为玉皇庙中心乡。
1958年分属平舆人民公社、万冢人民公社、庙湾人民公社。
1977年成立红旗人民公社。
1982年复为玉皇庙人民公社。
1984年改设玉皇庙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洪武年间,该地居民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认为路途遥远,能顺利的到达是老天爷的保佑,为了报答老天爷的恩德,就在此修了一座庙宇,用木头塑造了玉皇大帝的神…[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余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又因村南有一片坡地,成村后,故名余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一些人在此租种龙王庙学校800余亩地,因是学校的佃户,成村后得名学佃庄,后演变为学佃。…[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天命年间,范姓在此定居,成村后修一寨,故名范寨。…[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崇祯年间,李自成起义在此村安过大本营,称正营,后有郑姓迁入,取谐音“郑”,故名郑营。…[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并盖楼,成村后故名王楼。…[详细]
平舆县玉皇庙乡唐庄村委位于乡政府北部,洪河南岸,省道“吴皇”公路两侧。全村委共辖9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1346户,4560人,耕地5536亩,现…[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成村后因村大人多,得名大宋。…[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曾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成村后,故名曾庄。…[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韩姓迁此定居,成村后又修一寨,故名韩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