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武乡 | 隶属:商水县 |
行政代码:411623207 | 代码前6位:411623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94 | 邮政编码:466000 |
车牌代码:豫P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万人 |
人口密度:约6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2个行政村 |
明嘉靖年间,山西洪洞县武元辅带着两个儿子武则、武举迁此建村,始名武庄。后人口增多,村庄较大并修寨,取名大武寨,后演化为大武。
大武乡地处商水西南边陲,距县城25公里,界于周口、驻马店、漯河三市结合部,南部与上蔡县小岳寺乡、华陂乡接壤,西部与郾城县万金乡、青年乡毗邻,北部、东部分别与本县巴村镇、舒庄乡交界。全乡东南至西北长14.5公里,南北长3.5公里,总面积55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42396人,均为汉族。属革命老区。
名称来历及沿革:乡人民政府驻大武村而得名。大武乡是1975年由原巴村公社分设而成,时称焦寨公社,1980年改为大武公社,1983年撤公社改乡至今。
自然环境和资源: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48--54米,年平均气温14.5摄氏度,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
文化旅游:
焦寨遗址位于商水县大武乡焦寨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汉。 2024年1月22日焦寨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1947年属巴村区。
1949年属商水县九区(巴村)。
1955年属县六区(巴村)。
1956年属巴村区。
1958年属巴村乡。
1959年属巴村公社。
1961年属巴村区。
1962年属巴村公社。
1975年增设焦寨公社。
1982年更名为大武公社。
1983年撤社设大武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末,武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始名武庄,后人口增多,村庄较大,改称大武。…[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刘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北为高岭,南面低洼,取名洼刘。…[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朱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住居后朱之南面,故名前朱。…[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朱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建在前朱北面,故名后朱。…[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西汉末年,王莽追刘秀经过此庄留宿,刘秀住前门,王莽住后门,因此村庄取名王停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赵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赵庄。1981年,因重名将赵庄大队更名为西赵庄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卢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卢庄。…[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始祖张标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村名叫张标,因“标”、“表”同音,后演变为张表。…[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韩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西临官路,故名官路韩。…[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载:“县城西南四十五里宋将焦光赞屯兵于此”,修有寨,故名焦寨。…[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始祖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庄位于商水、上蔡两县边界处,故名边王。…[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化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化庄。…[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传古时本村出一位娘娘,久居京城,不能还乡,父母盼女心切,在村内建造楼房一座,想念女儿时就站在楼上向京城方向遥望,名曰望京楼,村庄由望京楼得名,后…[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王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在东白马沟河堤处建村,故名堤子王。…[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王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苦子王。…[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雷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故名雷庄。雷姓于清末迁往雷坡,同期杨姓、冯姓相继续迁入,村名仍用雷庄。…[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末,孙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孙庄。…[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明初,贾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往上蔡县朱里乡北1千米贾庄定居,后因人增多,明末又从朱里乡贾庄迁此定居,村名取名贾庄。1981年,因重名将贾庄大队更名为西…[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王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村庄大、人口多,故名大王庄。…[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为镇,从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一条沙岭上建有庙宇,名曰""塘镇庙""。《商水县志》1918年,卷十祠庙志第六页记载:“塘镇庙在故县地方,康熙六十一年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姚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姚庄。…[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王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造大门朝北开,取名门朝北王,后演变成门王。…[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许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当时村小,故名小许。…[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许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建有砖瓦窖,“窑”、“尧”同音,故称许尧。…[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商水县志》第十卷祠庙志记载:“周故陵,县西南二十五里故县集之东。传周赧王失国太子,死节葬此,后人高其义即在墓上建祠,祀之曰故王庙。汉高祖追项羽至故…[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冯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所生三子分而居之,居南者称前冯楼,居中间者称中冯楼,居北者称后冯楼,三个村庄南北走向,紧紧相连,位于南面,故称前冯…[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冯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建有楼房,村名冯楼。所生三子分而居之,居中间者称中冯楼,居南者称前冯楼,居北者称后冯楼。…[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故名刘庄。…[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洪武年间,李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因位于商水、上蔡两县交界处,故名边界李。…[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程刘村是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大武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方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方庄。…[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罗姓来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罗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