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陈村乡

地名:陈村乡隶属渑池县
行政代码:411221207代码前6位:411221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长途区号:0398 邮政编码:472000
车牌代码:豫M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7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94万人
人口密度:约37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陈姓最早居于此,故名陈村。

基本介绍:

渑池县辖乡。1975年建陈村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3.5公里。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1.4万。渑白(浪)省道穿境。辖玉爱、石板沟、陈村、一心、槐扒、白浪、小口里、贯沟、范洼、后河10个村委会。境内有煤、铝、铁、硫磺等矿产资源。农业主产小麦、玉米。乡镇企业以化工、石料、采矿为主。义马矿务局陈村煤矿设在境内。寺沟新石器时化遗址、陈村桥续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排行: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陈村乡(中药材)榜上有名。

2024年7月,陈村乡入选2024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历史沿革:

清属西二、五里。

1927年属西区。

1937年属第一、三区的信义、凤仪乡。

1945年属第五、六区。

1947年属二区。

1955年属杜家中心乡的白浪、三化沟乡、坡寨乡。

1958年属张村公社。

1975年析张村、坡头两公社部分大队设陈村公社。

1984年改设陈村乡。

2005年池底乡并入陈村乡。

渑池县 仰韶文化博物馆
华和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华字来源于原名称华兴矿社区,表明华和社区原属于义煤集团华兴公司,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改的企业工人聚集性社区。和,既是和谐美好之意,代表着广大居民希望…[详细]

后河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处渑水上游,南班背后,故名后河。清属西二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二区。1956年属杜家中心乡坡寨乡。1958年建立后河大队,属英豪人民公社…[详细]

贯沟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两沟贯穿一起,故名贯沟。清属西一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二区。1952年属六区骆窑头乡。1956年属杜家中心乡坡寨乡。1958年建立贯沟…[详细]

陈村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姓早居,故名陈村。清属西二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二区。1951年属坡寨乡。1952年属六区。1956年属杜家中心乡坡寨乡。1958年建立…[详细]

石板沟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在沟里,有一大石板,故名石板沟。清属西一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二区。1951年属坡寨乡。1956年属杜家中心乡坡寨乡。1958年建立石板…[详细]

范洼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范姓居于洼内,故名范洼。清属西一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二区。1952年属六区。1956年属杜家中心乡坡寨乡。1958年建立范洼大队,属坡头…[详细]

小口里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两山之间的山口处,形如门,故名小口门。…[详细]

五爱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成立高级社时,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公共财务)而得名。…[详细]

一心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1955年建立高级社时,以“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而得名。…[详细]

白浪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黄河流急,泛起白浪,故名白浪村。清属西五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二区。1952年属六区白浪乡。1956年属杜家中心乡白浪乡。1958年建…[详细]

槐朳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来此处槐树多,故名槐朳村。清属西五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二区。1952年属六区白浪乡。1956年属杜家中心乡白浪乡。1958年建立槐朳大…[详细]

黄花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古时此地多桂树,花黄色,故名黄花。清属西一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黄花中心乡黄花乡。1958年建立黄花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详细]

鱼池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村头有池,池内有鱼,故名鱼池。清属城西一里。1927年属中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黄花中心乡黄花乡。1958年建立鱼池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详细]

苜蓿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来此处野生苜蓿茂盛,故名苜蓿。清属城北二里。1927年属北区。1949年属一区。1956年属黄花中心乡礼庄寨乡。1958年建立苜蓿大队,属城关人民公…[详细]

滹沱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古时东南方800米有一湖泊,四周浸水,多泥泞,故名滹沱。…[详细]

万寿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北有万寿寺,村以寺名。一说寺院房上雕塑鸟兽甚多,有万兽之称,故名万寿。…[详细]

上南庄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万寿寺之南建庄,得名南庄,与果园乡的南庄重名,其海拔高于果园乡南庄,故名。…[详细]

池底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传古时渑池为一大池,后建在池的底部,故名池底。…[详细]

西段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为段姓居住,得名段村,与果园乡、仁村乡、段村乡内的段村重名,遂冠以方位,故名。…[详细]

雍家院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汉将雍齿在此建有庭院,故名雍家院。清属西四里。1927年属西区。1949年属二区。1956年属黄花中心乡周家洼乡。1958年建立雍家院大队,属英豪人民…[详细]

朱城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秦灭六国时,此处沦为战场,血染土红,故名朱城。…[详细]

下马头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村里有一颗大荆树,周文王不忘师训,下马拜荆,故名下马头。…[详细]

柳雍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99年小浪底库区由渑池段村乡柳窝村移民搬迁到此,紧邻雍家院,两村各取一字,故名柳雍村。…[详细]

韶兴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仰韶大地,兴盛之意”而命名。小浪底库区移民,2000年南村乡仁村村搬迁至此。2003年,设韶兴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陈村乡特产

仰韶大杏

仰韶大杏,又名仰韶黄杏,河南省渑池县的水果类特产。因渑池县为仰韶文化发祥地而命名。渑池县属秦岭余脉,为豫西丘陵山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其果形似鸡蛋,俗称鸡蛋杏,果实成熟后,核肉分离,

仰韶酒

仰韶酒是中州佳酿中的古香新秀,因厂址在举世闻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南侧而得名。仰韶酿酒,历史久远。从仰韶村和附近的二里头文化遗址0土的大量酒具看,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酿酒了。以后,酿酒业又

坻坞小米

坻坞,分南、北两个行政村,位于渑池县城东北的仁村乡西部。南坻坞的小米是本县农产品中质量最优的一大特产。该地所产的小米,最大的特点是:煮粥喝,能出现三层米纹,米油丰富,营养价值很高;做成米饭,盛到碗内和

牛心柿饼

牛心柿产于渑池县石门沟,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特点是个大、肉细、汁多、味甜。牛心柿饼曾是清廷的贡品,甜度大、纤维少、质地软、吃起来香甜可口。仰韶柿饼,又称牛心柿饼,河南省渑池县特产。仰韶柿饼是由牛心柿制


还有1个地名与陈村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陈村乡面积相当:
到陈村乡必去著名景点

陈村乡相关名人

坻坞小米
  • 牛心柿饼
  • 渑池花椒
  • 渑池柴胡
  • 陈村乡民俗文化
    渑池县行政区划: